2019年12月17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發掘了一座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志顯示墓主人是唐代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薛紹。
因為20年前的一部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與薛紹的“淒美愛情”,這條考古新聞很快沖上熱搜。然而,歷史的真相遠沒有那麼唯美,甚至有些殘酷。
少年夫妻 幸福婚姻
薛紹和太平公主這對夫妻的血緣關系有些過於親密,他們是近親姑表兄妹。薛紹的母親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女兒城陽公主,也就是太平公主父親唐高宗李治的同母胞妹。城陽公主先嫁給初唐名相“房謀杜斷”中杜如晦的兒子杜荷,后因杜荷卷入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殺,就改嫁高門大姓河東薛家薛瓘,生下3個兒子,最小的就是薛紹。
薛紹出生於唐高宗龍朔元年(公元661年),比可能出生於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的太平公主大4歲左右。麟德初年,城陽公主因參與巫蠱,連累丈夫薛瓘從中央的左奉宸衛將軍(從三品)貶到房州(今湖北房縣一帶)當刺史(正四品),薛紹隨全家遷居到房州。咸亨年間(公元670年-公元673年),城陽公主、薛瓘在房州相繼去世,薛紹和哥哥薛顗、薛緒護送父母靈柩返回長安,此后應該由哥哥撫養長大。
年幼的薛紹家門屢遭不幸時,太平公主正在父皇母后膝下承歡。高宗和武則天對這個唯一的女兒傾注了太多的感情,對她的疼愛超過任何一個公主。儀鳳年間(公元676年-公元678年),唐朝西南方向的主要敵人——吐蕃到長安要求和親,點名要太平公主下嫁。武則天當然不願意愛女遠嫁荒裔,但當時唐朝的軍力還不足以和吐蕃撕破臉。於是,武則天修建了太平觀,讓太平公主假裝出家當女道士,以此為由拒絕了吐蕃的和親。
公主日漸長發及腰,有一天,她穿著武官的紫袍玉帶,在高宗武則天面前翩翩起舞。父母問她,是不是不愛紅裝愛武裝?公主莞爾一笑,“以賜駙馬可乎”——還請父皇母后將這件戎服賜給駙馬。
知女莫如父,高宗開始在朝中留意青年才俊,給女兒挑選意中人。繡球拋來拋去,砸中了薛紹。薛家門第高,和皇家門當戶對,薛紹又是高宗的親外甥,和太平公主年齡也相近。當然,高宗此舉,也有告慰妹妹城陽公主在天之靈的考慮。太平公主對薛紹應該也很中意,要不然深受父母溺愛的她肯定不會同意。
盡管是高宗欽點、公主滿意,這門婚姻仍然一波三折,在兩家都引起一些波瀾。
薛紹由哥哥撫養成人,長兄如父,弟弟娶妻,哥哥本應喜上眉梢,可薛顗卻愁雲滿面。畢竟太平公主不同於其他公主,所受寵愛太深,娶進家門后薛家定會引人注目,樹大招風。一旦陷入權力漩渦,父母當年的教訓就擺在眼前。
薛顗向同族祖輩、時任戶部郎中的薛克構請教此事。薛克構先是勸薛顗不要太過擔心——皇帝外甥娶皇帝女兒在歷史上是常見之事,隻要你們家立身處世恭敬謹慎,就不必過慮。寬慰完薛顗,薛克構話鋒一轉,“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娶了公主后,你們家就和皇家脫不了干系,朝廷的事動不動就會找上門,日子不好過啊!薛顗聽后大為恐懼,但無法亦不敢反對。
武則天這邊呢,對薛紹沒意見,對他兩個哥哥薛顗、薛緒也沒意見,卻對薛紹的兩個嫂子——薛顗妻子蕭氏、薛緒妻子成氏意見很大。武則天認為,蕭氏、成氏非貴族出身,“我女豈可使與田舍女為妯娌邪”,覺得她們不配和自己的女兒當妯娌相處,甚至想要薛顗、薛緒休妻。幸虧有人勸武則天,說蕭氏也是江南高門,是開國初年宰相蕭瑀的侄孫女,蕭瑀的兒子蕭銳娶過唐太宗的女兒襄城公主,是皇家老親戚。武則天這才作罷。
盡管過程有點曲折,但薛紹和太平公主的愛情還是光明的。開耀元年(公元681年)七月,太平公主出嫁薛紹,結婚大典舉辦得相當豪華。唐朝結婚都是黃昏成禮,為照亮公主的幸福之路,從皇宮大明宮興安門南一直到薛家所在的宣陽坊西,“燎炬相屬”,點燃了無數火炬,照亮了長安的夜空,甚至路兩邊的槐樹都被烤死。參加婚禮的賓客太多,迎來送往、舉辦宴席的地方不夠用,就借用萬年縣縣衙當作“婚館”。縣衙的門太窄,婚車過於寬大無法通過,就拆掉了縣衙圍牆。
半路斷腸 天人永隔
結婚時,薛紹21歲,太平公主十六七歲,恩恩愛愛,先后生下薛崇胤、薛崇簡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可惜,宮廷政治的風雲很快壓城而來,少年夫妻終究沒能老年相伴。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初四,高宗駕崩。太平公主三哥中宗李顯即位不到兩個月,武則天就將其廢掉,改立老四睿宗李旦當傀儡皇帝,隨即開始了登頂一代女皇的征程。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八月,唐朝宗室舉行大起義,要為保衛李唐江山而斗爭,薛紹的哥哥、時任濟州(今山東菏澤一帶)刺史的薛顗秘密招兵買馬,加入了起義隊伍。
薛顗之所以反對武則天,可能有這幾個原因:他是高宗的親外甥,母親是大唐公主,是李唐政權的基本盤﹔當年武則天強令他休妻之事,估計還耿耿於懷﹔更重要的是,武則天男寵薛懷義,即著名的馮小寶,讓薛家蒙羞。
當初武則天為方便馮小寶出入后宮,就讓他出家為僧,改名懷義。又因為馮小寶出身低微,為抬高他的身份,武則天竟然打起了女婿薛紹的主意,讓馮小寶改姓薛,與薛紹通譜合族,還命令薛紹叫馮小寶爸爸。馮小寶由此變身薛懷義,堂而皇之地成為薛家人,當上薛顗兄弟的季父。這在注重門第家風的唐朝初期,肯定被薛家視為奇恥大辱。加上薛懷義霸道蠻橫,薛家兄弟不堪其辱,極有可能與其發生過正面沖突。
薛顗造反失敗,薛家自然受牽連。當年十一月初六,薛顗、薛緒被斬首。薛紹雖因駙馬身份而免遭斬首,但仍難逃一死,先挨了一百大棍,后在獄中被活活餓死——這恐怕比斬首還要殘酷。
當時,太平公主可能正懷著她和薛紹的第四個孩子。根據薛紹墓出土墓志記載,“凶臣薛懷義、周興等用事,倉卒遇害”,可以推測薛紹冤案乃薛懷義操盤構陷,酷吏周興審理結案,而幕后則是武則天授意,若非如此,誰敢動她的女婿。
歷盡劫波 黃泉相伴
可能是受薛紹之死的刺激,太平公主從此走上宮斗的不歸路。畢竟連親生母親都能對女兒的心愛丈夫下手,還有什麼不能做。太平公主相信,隻有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護自己不被權力傷害。
太平公主充分發揮“多權略”的政治智慧,幫助母親鏟除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障礙,重獲母親的政治信任。薛紹去世近兩年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七月間,太平公主接受母親的安排,嫁給母姓舅家表哥武攸暨。當時武攸暨已有正妻,武則天為給女兒騰位置,派人暗中刺殺武攸暨妻子。這就是《大明宮詞》中武則天為讓薛紹娶太平公主,殺掉其妻慧娘的故事由來,隻不過移花接木到了薛紹身上。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初九,踏著包括女婿薛紹在內的無數白骨鋪就的道路,武則天日月凌空,登基稱帝,改唐為周。武周時期,武則天對太平公主“寵愛特厚”,經常與之“密議天下事”。按規定,公主封邑不超過350戶,太平公主卻達3000戶。証聖元年(公元695年),薛懷義失去武則天歡心,太平公主抓住時機,於二月初四親自布置將其誅殺,為亡夫報仇。當然,也有一說是武攸寧所為。
武則天晚年,人心思唐,太平公主審時度勢,於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七月二十二參加了逼迫母親退位的神龍政變。中宗復辟,太平公主進封“鎮國太平公主”,加封邑到5000戶,她和薛紹的二子二女也都增加封邑。
中宗被韋皇后、安樂公主毒死后,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六月二十夜,太平公主與侄子、也就是四哥睿宗家老三李隆基聯手發動政變,鏟除韋后,將睿宗再次扶上皇位。太平公主由此成為大唐最有權力的公主,“權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封邑達1萬戶,軍國重事都要她點頭才能通過。薛崇胤、薛崇簡全部封王,7個宰相中有5個出自她門下,這就不可避免地和李隆基發生嚴重政治沖突。
終於,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七月,太平公主、李隆基姑侄進行終極對決。太平公主本想在七月初四動手,結果李隆基提前得到消息,搶先在初三夜裡先發制人。太平公主失去先手,敗下陣來,跑到山上寺廟躲藏,3天后下山,被李隆基賜死,在家中自盡。
政變后,李隆基對太平公主的政治勢力進行了全面清洗,“諸子及黨與死者數十人”。隻有薛崇簡因曾苦勸母親及時收手,不要貪戀權勢,以致被多次打罵,才躲過一劫,沒有受到懲處。李隆基還下令“平毀”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墓,想必薛紹也躲不過去。考古隊在發掘薛紹墓時,發現墓裡的牆壁、棺槨都受到出於泄憤的損壞,印証了這個猜測。
太平公主與薛紹的前半生,完美的婚姻,幸福的相守,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可皇家愛情終究敵不過蕭牆政治。幸好,先后死於非命的夫妻二人,一別25年后,終於能在九泉之下,一起將黃泉路上的風景看遍。
(吳鵬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博士)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