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錢中的巧治理(一線行走)

陳偉光

2020年01月03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一塊錢中的巧治理(一線行走)

  將科技與先進的治理經驗相結合,用好新技術、新方式,基層治理還得多下巧功

  莽莽林海,峰巒疊翠,位於海南中部山區的白沙縣打安村,原是個環境臟亂差的黎族貧困村,如今卻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村子不大,一二十戶人家,修篁掩映中,白牆紅瓦的民居小樓錯落有致,家家庭前種樹后院種菜,家禽圈養在村邊林下,村道整潔,空氣清新。

  村民符必生一家,因為夫妻都有殘障,是全村最后摘帽的貧困戶。他新蓋的小樓內裝接近完工,上下兩層,寬敞明亮。樓前立著的兩個綠色垃圾箱分外顯眼,箱上印有三句話,“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干濕要分開。”

  “你們這裡還搞垃圾分類?”我感到好奇。正說話間,“鄉干部”來了,檢查過老符家推行垃圾分類情況后,他在“參與村裡衛生整治”項目表上打上了相應等級——“優秀”。

  “我有7分了!”老符笑瞇了眼。原來,這個“鄉干部”是記分員,如果成為“優秀”,老符就能得到這一項目的滿分:7分。

  為啥要打分?面對我的疑問,老符拿出手機,打開一款叫“惠農超市”的手機應用。他解釋道,在這上面答題也能積分。憑借積分,村民們可以在線下的電商惠農超市兌換洗衣粉、洗潔精、衛生紙等日常生活用品,一分相當於一元錢,每一分都是實實在在的獎勵。當然,有獎也有罰,自從有了積分制,村民酒也少喝了,牌也少打了,因為要是被記分員發現不務正業,“移風易俗”項目上就要被扣分。

  雖然一塊錢事小,可好事家家頌,壞事傳千裡。每月10日村委會組織評分組,按照入戶調查類、日常管理類、加分類、一票否決類進行評分,評分結果在村民小組公示三天,排名大家都能看到。於是,村民們遵規守法、文明生活的自覺性明顯提高。

  打安村由臟亂差變成“淨潔優”,這其中,積分制發揮了大作用。雖然經濟補償並不多,但積分排名卻給予了村民你追我趕、競相脫貧致富的強大動力。

  過去的“互聯網+扶貧”模式,大多用於建立銷售渠道,幫村民們售賣農副產品。而在白沙縣,以“雲”促治,以“智”啟民,將科技與先進的治理經驗相結合,用積分撬動了鄉風文明建設的杠杆,激發了村民的積極性,讓群眾成為鄉村治理的真正主體。這也提醒著我們:要用好新技術、新方式,基層治理還得多下巧功。  (作者為本報海南分社記者)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