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就业抓产业 脱贫攻坚展现“税力量”

2020年05月26日15:5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云南省临沧市税务部门将脱贫攻坚作为体现政治担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工作与税收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促进就业、抓实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展现“税力量”。

“国家出台的企业招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税额抵减政策,虽然减免的税额不多,但对于我们这些小企业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炭。”云县某茶业公司负责人李正军边说边竖起大拇指为税收优惠政策点了一个赞。

据悉,云县某茶业公司主要从事精制茶生产销售,平时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至2020年,该企业招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人,涉及6个扶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企业招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其签订1年期限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7800元。据测算,公司两年累计定额减免税约9万元。

“这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大,茶叶收购成本上升,精制茶销售不出去,销售出去的价格不高,利润太低。这下好了,我的信心更足了。”李正军喜出望外继续说。

据悉,国家推出扶贫税收政策后,临沧市税务部门通过电话、税企微信群、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辖区内企业宣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个体经营税额抵减政策、企业招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税额抵减政策等,且每个县成立1个工作组分别深入各乡(镇)各相关企业进行精准辅导。

疫情期间,临沧某糖业公司也在税费优惠政策的助力下,招收了1955名糖厂附近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疫情暴发,正值蔗糖生产的关键时刻,省下来的税费,公司招收了一批工人,其中有很多是建档立卡户的农民,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的同时,公司旗下各糖厂也开足马力生产,榨季圆满结束。”云南省人大代表、临沧某糖业公司总经理梅记也深有感触。

除了促进就业外,临沧市税务部门还在抓产业、促发展上下功夫,在临沧市税务部门挂钩的村镇,采取“分管领导坐镇指挥、驻村工作队员组织全员、挂包干部具体行动”的工作法,积极构建“税务+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挂钩村困难群众实现“抱团”发展。

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小坝子村,临沧市税务部门成立了小坝子绿然高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充分利用资源发展马铃薯、蔬菜等特色产业。目前,小坝子村马铃薯已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认证,全力打造的绿色、生态、口感好的“小坝子”马铃薯不仅在临沧市及市外的澜沧、祥云等地畅销,甚至远销到了缅甸,全村种植业人均达收入9582元,走上了稳固的脱贫路、致富路。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甘村,疫情期间,挂钩单位沧源佤族自治县税务局的驻村干部们,在进行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排查,做好境内、境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也积极为农户排忧解难。竹片加工销售是勐甘村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受疫情影响,竹片加工产业销售滞留,为解决这一问题,沧源佤族自治县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杨光云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积极谋划,多方协调联系和请示汇报,及时向缅甸绍帕出口了近300吨竹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沈家昌、杨泽民、李万萍)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