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臨滄:公益訴訟不斷釋放社會治理效能

2024年06月07日09:08 |
小字號

近年來,臨滄市檢察機關以“黨建+”“1+N”模式,在“黨建+公益訴訟”融合上做文章,推動黨建與業務雙融雙促、同頻共振,切實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綠色引擎”,留住“一江一山一風景”,守護“一田一地一風情”,以堅守“四心”釋放公益訴訟最大效能。

“黨建+生態環境保護”,以“忠誠之心”建設好美麗家園。充分發揮“政治+黨建+業務”示范引領作用,在守護瀾滄江、怒江(臨滄段)等流域“綠水青山”,全力唱響“務實、擔當、創新”的“忠誠之曲”。發揮“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溝通橋梁作用,2023年,與同級河長辦開展聯合巡查重點河湖21次,工作會商10次,立辦涉河(湖)公益訴訟案件19件,凝聚司法執法最大法治公約數﹔聚焦違規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醫療廢物未規范處置等環境污染問題,發出訴前檢察建議41件,通過公開聽証、圓桌座談等方式,助推行政機關形成科學整治方案,深入推進節能降碳,實現綠色發展﹔深入推廣“益心為公”檢察雲平台,招募不同領域、不同專業公益保護志願者136名,調動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強化作風建設,臨翔區檢察院以“馬上辦”的“速”,“立即答”的“實”發揮先鋒帶頭作用,當日收到疑似企業排污線索,當日調查、答復,展現臨滄檢察效能。

“黨建+民生民利保障”,以“為民之心”守護好健康生活。以人民群眾身邊“小案”為切口,在保障民生上積極作為,聚焦急難愁盼問題,以“黨支部委員+黨員”形式創新組建公益訴訟黨員辦案組,深入開展“為民辦事實”活動,2023年,以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損害突出問題和行政監管難點堵點為重點立辦公益訴訟案件64件,督促行政機關檢查農村集市食品銷售攤販500個,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9份,規范食品攤販加工經營條件,使用防塵、防蠅、防虫、防鼠等衛生防護措施73戶,檢查白酒生產經營者563戶次,完成快速檢測白酒430批次,對19家銷售違規銷售散裝白酒的經營戶給予行政處罰,辦理食品攤販備案卡132家,召開食品安全業務培訓11場次,發放食品安全宣傳材料1500余份,以辦案實效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黨建+和美鄉村守護”,以“守正之心”助力好鄉村振興。找准“黨建+公益訴訟+鄉村振興”目標融合、質效融合,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上的關鍵作用,答好守護和美鄉村建設答卷。通過辦案促使210個自然村衛生室醫療廢物得到規范處置,督促行政機關清理各類垃圾60余噸,清理疏浚河道13.81千米,對40余個鄉村垃圾堆放點進行有效整治,辦理改善空氣質量案件3件﹔以公益訴訟辦案助力行政機關拆除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居民點和養殖窩棚50戶,督促修復被毀損的林地61.4畝,促使16個水源地得到有效保護,群眾飲水安全更加得到保障﹔推進2個水庫的圍欄建設進度並對水庫監管建章立制,遷移3棵佔道電線杆,消除群眾生產生活安全隱患。在“檢護民生”中做到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

“黨建+多樣資源保護”,以“擔當之心”保護好多彩資源。聚焦新領域公益訴訟資源保護,發揮黨支部“充電器”作用,激發黨員“生力軍”正能量,提高監督精准性,助力健全機制、破解難題。以開展檢察公益訴訟助力高標准農田建設專項工作為契機,持續加強與行政機關的溝通協作,加大耕地保護力度,立辦耕地佔用稅行政公益訴訟案件6件,收繳耕佔稅1876.34萬元,有效遏制侵佔、破壞耕地等違法行為發生,用“長牙齒”措施保護土地資源。在全市建立8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堅決向危害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違法犯罪亮劍,共立辦非法捕撈水產品損害公益訴訟3件,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公益訴訟4件,切實維護多彩生物資源。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針對洞景佛寺保護范圍內大量紅火蟻泛濫,佛塔台階、塔身被紅火蟻侵蝕,且有不斷蔓延侵蝕文物建筑之勢,通過聽証與行政機關就文物保護達成一致,妥善解決有害生物治理工作。(閔昌明)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