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雲縣:"435"機制匯聚鄉村治理新動能

“看,我上個月得到了五顆紅星。”
“我在願望牆寫的願望是希望村裡能開展一場籃球賽。”
“熊組長那麼熱心腸,哪家有事情他一直忙前忙后,他得優秀理所應當。”
……
近日,在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后箐鄉忙弄村委會的院子裡,當地村民在一塊公示欄前駐足,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能吸引村民跑來圍觀,公示板上都有啥?
一切還得從后箐鄉建立的“435”鄉村治理機制說起。
忙弄村黨總支開展2021年度組織生活會議。雲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在后箐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忙弄村黨總支圍繞“黨建引領、產業富民”發展目標,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構建了“四級網格明責任、三比成效增活力、五聯共建強堡壘”的“435”工作新機制。
“四級網格”指建立“鄉黨委+黨總(支)部+黨小組+黨員戶”的“四級網格”,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目前全鄉共組建“四級網格”146個,有146名黨員干部擔任網格員,聘任“鄉村治理督導員”110名。
“三比成效”指開展“黨員比積分、干部比先進、群眾比紅星”活動,構建“村黨組織領治、群眾自治、其他組織協治、駐村工作隊參治”的共治體系。在黨員比積分方面,每月為農村黨員設定基礎積分60分,每月根據相關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分、季度進行測評、年終進行考評,考評結果作為年度黨員民主評議和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在干部比先進方面,按季度召開黨員、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群眾代表參加的講評會議,講評結果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在群眾比紅星方面,通過村民代表會議或戶長會議評比出在疫情防控、產業發展、提升人居環境、尊老愛幼等方面發揮帶頭作用的群眾“紅星”戶,並給予相應的精神鼓勵、物質獎勵,激勵群眾“你追我趕”搶“紅星”。
忙弄村村民正在開展村庄環境整治。雲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五聯共建”指推行“支部聯建、幫扶聯心、村企聯結、黨群聯動、村民聯議”的“五聯”模式,實現黨的領導全領域、黨的組織全覆蓋、黨的工作全體現、黨員作用發揮全方位。在支部聯建方面,通過組織各村黨組織與教育、法院、公安等系統黨組織開展聯建活動,實現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全面提升﹔在幫扶聯心方面,抓住相關單位挂鉤幫扶機遇,各村黨組織作為聯結上級部門和當地黨員群眾的橋梁,積極“走親戚、串門子”,讓“親戚”越走越親,“心”越聯越近﹔在村企聯結方面,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在各村組建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與相關龍頭企業“聯姻”,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小組建在致富項目上,黨員示范作用發揮在創業上﹔在黨群聯動方面,建強紅白理事會,開展移風易俗引導活動﹔以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為依托,探索上門送醫、送暖等服務﹔在村民聯議方面,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制度,在黨員活動室設立“群眾願望牆”“支部回音壁”,實行辦事過程和結果全公開,加強對村干部監督。
通過“435”鄉村治理機制的實行,群眾對村子發展有何建議,都可以去村委會的公示板上的“群眾願望牆”位置寫下自己的心願﹔同時,村民每個季度也都可以在公示板上看到黨員干部比先進結果及村民“紅星”獲得數量。這就見到了開頭的一幕。
“大家對村裡的事情變得更積極主動了,之前的一些不良風氣也逐漸改善。”實行“435”工作機制以來,看到黨建引領治理、農村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忙弄村黨總支書記李紹安說道。(劉斌、李金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