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臨滄市多渠道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2022年08月11日15:14 |
小字號

一直以來,臨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始終將轉移農村勞動力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大工作部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揮職能部門作用,主要領導主動抓、分管領導親自抓,凝聚縣區合力,全面推進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

多層次強勢推動,豐富渠道組織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組織工作組深入村組開展返鄉人員摸排,充分利用本地人力資源機構加大與沿海企業同工需求的輸出對接,全面收集外出務工人員情況。緊緊抓住春節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黃金期”,召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百日行動”部署會、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視頻調度會,在鄉(鎮)趕集日召開招聘會,利用網絡直播送崗位。

多途徑挖掘崗位,確保未能外出務工就業困難群體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持續抓好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政策的落地落實落細,對用人單位吸納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的,按每吸納1名脫貧勞動力1000元的標准給予用人單位一次性吸納就業獎勵。對就業扶貧車間每吸納1名脫貧勞動力,按其發給貧困勞動力工資的15%給予吸納就業獎勵。對大齡勞動力、殘疾家庭勞動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勞動力,適量開發一批扶貧工作信息員、公路養護、農村保潔、治安巡邏等鄉村公益性崗位,實施就業幫扶安置。利用本地資源積極培育和創建扶貧車間,逐步把一些有潛能的產業“小窩棚”發展成能吸納本地勞動力就業增收的企業。2022年,全市共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10173個,聘用脫貧勞動力3562人。全市共認定挂牌產業“小窩棚”扶貧車間83個,吸納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13631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086人。

多模式精准培訓,讓外出務工人員從農村普通勞動力轉變為農村技能勞動力。制定年度技能培訓工作目標任務,及時分解下達到各縣(區)和市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1個培訓班次+1場招聘會+至少1次轉移就業服務”的培訓模式積極組織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充分整合各類涉農培訓資金,實現培訓效益最大化。通過機制引領、培訓推動、就業保障,著力解決資金、人才等要素資源分散和發力不准的問題,確保做到培訓對象、培訓需求和培訓內容“3個精准”,實行授課教師課程設置、參訓學員管理、培訓績效考核評估“3個嚴格”,實現有技能好就業、長技能就業好、高技能就好業,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2022年,全市開展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 9.65萬人次,完成目標任務16萬人次的 60.31 %。(俸林華)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