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電影《農民院士》結尾時,男主角去了哪裡?

走出熒幕,朱院士又來到臨滄

2022年01月10日14:51 |
小字號

1月9日,以朱有勇院士為原型的電影《農民院士》全國院線同步上映。

電影《農民院士》真實還原了時代楷模朱有勇院士扎根農村一線,以真心扶志、以科技扶貧的感人事跡。影片傳遞出中國知識分子將科研成果無私奉獻給老百姓,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精神與風骨。

影片結尾,“朱有勇”離開前,鄉親們對他依依不舍。不免引人猜測,“農民院士”要去哪裡?現在有了答案,農民院士去了臨滄。

因為就在幾天前,朱有勇院士又一次來到了臨滄,在臨翔區正式啟動面積達2000畝林下三七產業。“我們計劃在3到5年內,將三七種植面積擴大至2至5萬畝,做成幾十億的產業。”朱有勇院士信心滿滿地說,我們要不斷創新,打造林下有機三七品牌,不施化肥、不用農藥,要用高新技術來發展這些高品質的中藥材品種。

這位出生於雲南,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院士,格外關注雲南農業產業的發展。瀕臨瀾滄江的臨滄市,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涵蓋了從亞熱帶到寒帶的所有自然生態,年均氣溫為18.5℃,濕度75%,森林覆蓋率68.78%,是雲南省林業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加上氣候、水資源等優勢突出,催生了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優勢,臨滄發展包括林下種植業在內的各項農業產業的潛力和優勢巨大。兩年前,朱有勇院士團隊將科技成果轉化的目光聚焦到臨滄,經過反復考察和比對,他最終選定臨翔區小道河林場的200畝林地,作為林下三七試種基地。朱有勇院士認為,臨滄氣候適宜,資源豐富,土壤不僅有機質高,還具有良好的保肥、保水效果,具備發展有機三七等林下中藥材的良好自然條件,加上臨滄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臨滄的林下三七產業,必定能發展成為一個欣欣向榮的支柱產業。朱有勇院士組織培訓團隊,並親自上陣,從選地、除雜、起壟環節開始,面對面教授種植三七的各項技術要點,200畝實驗基地長勢良好。於是,朱有勇院士於今年1月6日正式啟動林下三七在臨滄的大規模種植,開啟“農民院士”與臨滄青山綠水的故事。

“農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技術和實實在在的收入,現在採取的是閉環模式,這個產業對農民來說是一個非常保險的產業。政府、科技人員、農民、企業四位一體把這個工作做好,就能把林下中藥材的項目做成鄉村振興的示范性標志性項目。”朱有勇院士堅信,三年到五年后,臨滄的山頭必定“金銀”滿山坡,“要讓農民脫了貧不返貧,要讓農民的收入提高,我們將用科技成果來轉化,把青山變成‘金山’,把林地盤活,發展林下中藥材,發展林下經濟。”

《農民院士》的故事還在臨滄繼續……(徐珊珊 彭先文 張潤芝 田晨星)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