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龙:电力点亮苗寨新生活

2020年05月29日08:51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焕然一新的村落 供图

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木龙象山村别具一格。这个位于滇中腹地的小村庄,与其他村落隔山独居,全村130多户,都是苗族。

曾经,这里地偏人穷。近年来,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推动下,整个村庄焕然一新,村民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

“除了党的好政策,村里的每一步发展,都可以说是电送来的。”80岁的村民张明才这样说道。

电力员工向村民了解用电需求 供图

电把水送到田里,苗家人吃上了米饭

独龙象山村地处山腰,土地分布于山间,水田处于山麓。

春耕时节,水田旁边的机房响起马达轰鸣声,低处的河水被水泵抽进水渠,源源不断地涌入水田。

在这个长期以来近乎与世隔绝的村子,村民直到1966年才第一次吃到大米。这一年,从外面回来的村民在山麓河里安装了水车,临河的几亩土地变为水田。从此,村民每年约有2个月的时间可以吃上米饭。

大米成为村里的主食,开始于1976年。这一年,河边安装了第一台变压器,电力抽水,让村里的水田剧增至几十亩。

后来,随着电网改造,变压器容量的增加,水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很多人家种出的米吃不完,背到集市上卖。

除了水田,山间那些之前只能种植苦荞、马铃薯等耐旱作物的土地,有电力抽水,村民们栽上了烤烟。目前,烤烟已成为村民们重要的经济支柱。

 电力员工深入苗家进行安全用电检查 供图

农家电器转起来,日子步入了小康

“总共花了30多万,全部是自己家出,没要政府一分钱。”1985年出生的张兴春,在村里建起了总面积300平米的二层楼房,谈到建房筹资时他介绍说。

去年一年,他家栽了12亩烤烟,养了十几头猪、30多只羊、50多只鸡……

“多有钱谈不上,但小康绝对是算得上的。”只有小学文化的张兴春,虽不知道“小康”生活的真正含义,但对自己的家庭收入自豪而积极乐观。

与其楼房配套的是数百米的大院子,张兴春家院子里停着一台4万元的面包车、6万元的拖拉机和1.7万元的三轮摩托。院子的东北角,是他三年前花了数万元建成的电烤房。

“前些年,根本不敢想象如此大的生产规模。”张兴春一边说着,一边指着摆在院子角落的粉糠机、扎草机、粉碎机、猪草机……“无论猪吃的还是鸡吃的,无论多大的量,只需闸刀一推,这些机器马上就能加工出来,节省很多劳力。即便是从我记事开始就年复一年栽的烤烟,也因电烤房的利用能让质量大幅提升,收入在原来电烤房的基础上翻了几个倍。”

据了解,在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曲靖马龙供电局不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在曲靖农村,像张兴春这样的家庭为数甚多,且不少是近些年才迅速致富起来的。(杜明彦、车玉奎)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