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变“高地” 保山“园中园”建设与发展综述

2020年04月22日17:07  来源:保山日报
 
原标题:“飞地”变“高地”

3月19日下午,一场特殊的签约仪式分别在保山和成都举行。由于受疫情影响,保山市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签下了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绿色项目落地保山的大单。项目总投资40亿元,于今年上半年启动,2021年11月底前建成投产,项目的建成,将使保山市成为单体产能全球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高纯晶硅生产基地。

作为位列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第258位、“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第92位的大型科技上市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的实力引人瞩目的同时也让人难免产生距离感。然而,坚持工业聚集化发展思路的保山,不仅拥有资源、能源和地域优势,更有敢于突破行政区划,建设“园中园”,实行飞地经济模式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招大引强,打造全产业链的眼光和谋略。或许正是这一点,从2016年至今,4年的时间里,双方多达20次的来往和交流,最终使通威股份选择了保山。

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63个,其中落地开工26个,投产69个,引进产值2000万元以上入园企业户数达60户,带动就业2万人。2019年,保山工贸园区和5个“园中园”完成非电工业投资61.3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76亿元。这是保山“园中园”1+5>6产生的聚集效应,也是打造“园中园”经济新高地催生出的发展新活力。

整合资源 打造聚集发展平台

2016年9月,总投资45亿元的西安隆基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落地保山,这是保山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从2015年起,龙陵县一直在跟隆基接触和交流,准备引进隆基公司,但由于工业用地难以满足要求,项目落地有了不确定性。鉴于此,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决定在保山工贸园区划出一片区域,作为龙陵的“飞地”,地的问题解决了,西安隆基顺利落地保山工贸园区龙陵“园中园”。

西安隆基的落地,为保山市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的探索提供了思路。就在这一年,针对工业经济小、弱、散的市情,保山市开创县(市、区)与保山工贸园区共建“园中园”模式,结合保山市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个园区一个主导产业”的要求,在保山工贸园区内建设5个产业园:隆阳园定位电子信息产业,施甸园定位装备制造产业,腾冲园定位机电产业园,龙陵园定位硅精深加工产业,昌宁园定位生物资源加工产业。为打造聚集发展优质平台保山市不断探索“园中园”发展新思路新方向,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明确了“园中园”合作模式、效益分配、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等。通过聚合市级、县(市、区)和工贸园区力量,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服务、产业服务等配套不足的问题,降低配套成本,提高承载能力,延伸产业链条。

思路决定出路。模式的开创和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园中园”释放出新的活力,从而成为保山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从2016年起,围绕“聚千户企业、创千亿园区”的目标,按照“龙头与配套并重、生产与服务并举、空间与要素集中”的全产业链、集群化思路,推动产业、企业、资金、人才、基础设施配套等资本资源要素向保山工贸“园中园”聚集,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条、新的产业龙头、新的产业集群。

创新机制 提高综合竞争力

盘活五县(市、区)资源,形成了优势要素的集中。明确了各园区产业定位,有利于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打造。“园中园”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显而易见,这为园区招商引资增强了竞争力。

当然,园区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放长眼光,做到精准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结合实际,保山市着力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从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资机制、融资体系创新上发力,加快产业向“园中园”聚集。为支持园区建设,保山市专门设立10亿元专项政府基金支持园区建设,给企业提供标准厂房,并大力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实现多数企业“拎包”入驻。在创新融资方面,实施“51+49”混合所有制。通过引进和利用外来资金、技术、管理等,形成保山市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本地资本、外来资本的有机组合,组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产业,根据出资额确定合作双方股份占比。此外,入驻企业可免费使用“园中园”标准厂房5年,5年期满后可选择一次性回购或8年分期回购标准厂房;园区内的新材料产业、信息产业和轻纺产业的企业分别享受不同电价优惠,用电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可单独定价;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员工还能享受购房扶持政策……

“大园区”不仅提供基础设施等硬配套,还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并通过融资服务绿色通道,为园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及信息服务。截至目前,保山工贸园区(含“园中园”)累计完成投资278亿元,建设了水厂、变电站、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建成了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6000余套。规划建设青阳南路、开元路等20余条市政道路约60公里,覆盖园区及“园中园”。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大大提升了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创造了“1+5>6”的效果。

招大引强 延伸绿色产业链

得知通威集团的高纯晶硅绿色项目落地于保山工贸园区昌宁园,西安隆基董事长钟宝申致电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通威落地于隔壁,使西安隆基在云南省的80至100GW的单晶拉棒、切片能够实现就近转化和就近配套感到高兴。在签约仪式上,刘汉元对项目有了更美好的展望。他说,100GW、30多万吨多晶硅的需求,完整的工业硅、石英砂的生产,几百亿度电的转化能力,将会使保山清洁产业园区、水电硅产业园区有效地形成良性互动的商业生态。将大大推动西安隆基、通威股份、保山的绿色制造、低碳排放的产业链的完整性。

为了实现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按照《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2018年工业聚集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要求,保山市严格项目入园管理,杜绝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入园区发展,积极引入技术含量高、污染小的战略新兴型产业,并将眼光瞄向了技术领先、实力雄厚的大集团、大企业。

园中园聚集效应的凸显,“飞地经济”模式激发出的活力,为保山市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方面赢得了先机。2019年初,保山工贸园区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聚集效应,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将园区及“园中园”产业规划调整为以硅基产业为主,同时辅助发展电子信息和轻纺产业,其中硅基产业主要布局在龙陵、腾冲、昌宁“园中园”,形成硅基产业片区,引进了西安隆基、通威集团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东方希望10GW光伏材料全产业链等重大项目,隆基一期5GW、二期6GW单晶硅项目已投产,2019年实现产值37.1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布局在隆阳、施甸“园中园”,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片区,路华集团、鸿源科技、华为等14户企业已投产,2019年实现产值11.65亿元;轻纺产业布局在工贸园区启动片区,山东恒丰、天津纺织等13户企业已投产,2019年实现产值11.65亿元,园区及“园中园”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工业聚集区、主战场建设初具雏形。

目前“园中园”签约项目47个,拟投资约400亿元。其中落地开工16个、投产16个。

然而初尝聚集发展甜头的保山市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在创新上发力,把“飞地经济”模式推向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保山市积极构建保山到曼德勒“一线两园”内外互动发展平台,把保山工贸园区及“园中园”作为内的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把曼德勒缪达经贸合作区作为外的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使保山的企业和产品走出保山走向国际市场。境外曼德勒缪达园区项目规划面积1905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标准厂房、产品展示中心、办公楼等配套基础设施。境外曼德勒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年底先期实施的12万平方米厂房可投入使用,目前已有1户企业投产,累计完成投资约1.1亿元。(王曼华)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