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陸良: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有特色入人心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深入開展全方位、立體式、分眾化宣講活動,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把“書面語”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家常話”,把“大道理”轉化為有煙火氣息的“小故事”,讓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宣”出特色,“講”入人心。
“小故事”講清“大道理”
陸良縣組建“爨鄉石榴紅宣講隊”,組織隊員深刻學習領悟黨的民族工作政策理論,組稿打磨宣講課件,將專業術語轉化為群眾話語,說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能管用的話,講老百姓親歷親聞親為的故事,闡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到深入淺出、入腦入心,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走深走實。
發揮黨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家書屋等固定學習“主陣地”功能的同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原則,將理論知識從“會場”延伸到“現場”,充分利用黨史村史館、黨性體驗館、革命紀念館、公園、廣場作為常態化宣講場所,把宣講課堂搬到農家院壩、田間地頭、文化廣場等基層一線小場景。
“小書籍”解讀“大政策”
陸良縣多措並舉扎實抓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教材的推廣學習使用工作,將學好用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作為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質增效的實際行動,助推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在2024年“深化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陸良”全民閱讀活動期間,重點推廣《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書籍的學習使用。
縣圖書館開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教材推介書櫃,借助“讀書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周、宣傳月”等活動契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進行重點推介。號召黨員干部綜合運用集體領學、個人自學、交流研學等方式,進一步吃透精神內核、主旨要義,加強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的理解,掀起學習熱潮。
“小作品”釋放“大能量”
陸良縣注重創新理論闡釋方式手段,運用文藝宣傳等形式打造宣講精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推動各民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譜寫民族團結“連心曲”。
深入挖掘紅色人物背后的精神動力,先后打造了《念龍顏》《爨風遺韻》《幸福路上一起走》等實景演出作品,讓各族群眾沉浸式感悟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通過“城區展演+送戲下鄉+戲曲進校園”等多種形式,向各族群眾展現多姿多彩的戲曲文化,激發了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還激發了各族群眾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懷。
支持開展作品創作、落地排演、創演評選、演出推廣等,讓觀眾找到情感共鳴,以開放包容、團結奮進的情懷,聚八方賓客,邀四海朋友,共創陸良新生活。
“小課堂”帶來“大實惠”
聚焦打通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針對不同需求開展精准服務,實現理論宣講與惠民服務的有機結合。以“雙推”為契機,在小新村、古都依、華僑農場小學等地開展同唱一首歌、同讀一本書、同講一席話、同聽一堂課,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推廣與“六一”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機結合,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四個與共”理念,增進“五個高度認同”。
開展“挖掘彝家優秀傳統文化,共商共建特色旅游村寨”院壩協商主題活動,進一步挖掘彝族特色人文和飲食文化,發動村民深度參與,不斷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梁紅偉)
來源:陸良縣委統戰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