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縣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做好台風“摩羯”防御工作

為做好台風“摩羯”防御工作,江城縣各級各部門堅決克服麻痺僥幸思想,迅速行動,緊密協作,按照“早准備、早檢查、早安排、早落實”的准則,積極奮戰在應急准備的第一線,應對各種突發險情。
江城縣水務局
密切關注天氣,與應急、氣象等部門加強溝通聯系和對接協調,健全應急聯動和信息共享等機制,積極落實應對台風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安全避險、水庫值守等各項工作措施,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值守制度,安排應急處置人員在崗留守待命。
強化物資儲備及救援隊伍建設,組成防汛應急搶險專家組8人,水利應急救援隊伍30人,聯系各鄉(鎮)救援隊伍做好准備參與救援。14人下沉到7個鄉(鎮)開展隱患排查工作。落實山洪點的預警信息發布、“1262”叫應機制,以及傳令旗(義務值班)制度,及時轉移特殊人群,於9月8日提前轉移山洪危險區群眾20戶60人。
江城縣氣象局
為做好台風“摩羯”的防范應對工作,江城縣氣象局提前發布重要天氣預報,同時對轄區內所有自動站運行情況進行自檢自查。
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在崗值班制度,嚴肅值班工作紀律,值班人員密切監測天氣過程的發生、發展趨勢,加強天氣會商研判,強化各類氣象數據產品及本地化短臨預警指標應用,提前發布預報、及時發布監測實況、滾動發布預警信息,同步啟動“1262”精細化專題氣象服務,最大限度增加預報預警時間提前量。
加強部門內外聯合會商和風險研判工作,提前發布氣象風險預警信息,確保監測預報預警服務信息第一時間發布到黨委政府、防汛應急部門和防汛責任人手中。
江城縣交通運輸局
提前預警。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台風動態,及時向交通運輸行業、在建勐綠高速、寧江二級路(江城段)保通工作、曲水四改三項目等各單位及從業人員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做好防范准備。
加強排查。對省縣道、農村公路、橋梁等交通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整改潛在隱患。
調整運營。適時調整公交、客運等運營線路和時間,必要時暫停運營,保障乘客安全。
應急保障。組建應急搶險隊伍,儲備充足的搶險物資和設備,確保在台風過后能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和恢復交通工作。
協同聯動。與氣象、應急等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勐烈鎮
迅速安排部署,下好防汛“先手棋”。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對防汛檢查、防汛應急人員、物資情況、強降雨情況及防汛應對工作進行科學部署。黨政班子成員及時到挂聯村(社區)召開防御工作部署會,完善各村(社區)應急預案,迅速進入臨戰狀態。
廣泛營造氛圍,繃緊防汛“安全弦”。充分利用應急廣播、微信工作群、“勐烈之聲”公眾號等渠道播報及轉發預警信息最新動態、防范知識,要求各村(社區)及時轉發到村(居)民、網格群,進行科普宣傳,提醒群眾注意防范。同時,入村入戶為群眾宣講普及防風防災知識,並做好重大風險隱患的人員緊急轉移避險工作。
全面排查隱患,織密防汛“安全網”。鎮黨政班子帶隊深入各村(社區)排查汛情並督查防汛工作開展情況,對重點區域開展排查,密切關注獨居老人、五保戶等弱勢群體的情況,及時處理各類突發情況。截至目前,勐烈鎮累計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點24處,在建水庫1座,水庫1座,小型電站1個,壩塘2處,山洪防御點14處,地質災害隱患點4處,安全轉移群眾9戶34人。
強化值班值守,筑牢防汛“安全牆”。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有效落實“1262”預報和響應機制。
整董鎮
強化應急反應,打好防風“主動仗”。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靠前指揮,深入企業、學校、村組檢查指導防風防汛工作﹔組織包村領導、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等力量下沉到生產組,到農戶家中開展防風防汛工作。
強化風險排查,筑牢防風安全線。對轄區地質災害點、內澇易發地帶、山塘水庫情況開展全面排查,對存在安全隱患人員進行逐一勸導,及時轉移至安全區域。截至目前,整董鎮應轉移39戶133人,已完成轉移25戶87人(滑石板村青蓮箐轉移20戶70人、滑石板村隴山箐轉移5戶17人)。
落實搶險隊伍,加強物資管理。組建了應急搶險隊伍2支50人﹔鎮政府與轄區內2台挖掘機、3台裝載機戶主簽訂大型機械設備租賃協議,確保發生災情時能及時趕赴現場開展搶險救災﹔加強防汛物資儲備,與轄區壹佰家超市簽訂應急救災物資供貨協議,確保災情發生時能夠提供應急物資。
強化預警信息,廣泛動員宣傳。充分利用廣播、微信工作群、微信公眾號、喇叭、音箱等播報及轉發台風最新動態、防范知識,要求各村轉發到村民群進行科普宣傳。同時,入村入戶為群眾宣講普及防風防災知識。
強化值班值守,密切關注險情。嚴格執行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值班人員保持24小時電話暢通。
嘉禾鄉
高度重視,提前部署。明確各部門、各村職責分工,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克服麻痺思想,樹立系統思維,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台風防御工作。
強化監測,及時預警。通過廣播、微信、短信等多種形式廣泛發布預警信息。嚴格落實“1262”叫應機制,確保在危險來臨前能及時通知群眾做好防范。
排查隱患,落實防范。組織全鄉所有干部職工、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員下沉一線,對水庫、壩塘、沿河低窪地帶、地質災害風險隱患點、山洪溝口、切坡建房點、土坯房、低窪地帶居民集中區等重要風險隱患部位進行巡查排查,對發現的隱患點果斷進行人員轉移。
儲備物資,做好保障。提前儲備充足的防汛救災物資,安排專人負責物資管理。同時,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隨時待命。
加強值班,確保暢通。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保持通訊暢通,鄉領導帶班值守,隨時掌握台風動態和全鄉的防汛防風情況。
來源:江城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