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優化調整教育資源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為實現全縣城鄉教育均衡、優質、協調發展,江城縣瞄准群眾需求和教育薄弱環節,實施以整合教育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教育綜合改革,通過進一步優化縣域學校布局和分段辦學,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近日,江城縣民族中學迎來了首個開學季。校園裡,包括原有學生、初一新生和寶藏鎮中學轉來的152名學生在內,1641名學生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在這裡開啟新的求學之旅。
按照《2024年江城縣中小學校布局調整實施方案》,江城縣取消了江城一中高完中辦學模式,原江城一中高中部變更為一所獨立的普通高中學校。設立了江城縣民族中學,原江城一中初中部劃歸江城縣民族中學,寶藏鎮中學撤並辦學,原在校生整體統籌到江城縣民族中學就讀。
初三年級教室裡,王雲凱和班裡的同學一起緊跟老師思路,專心聽講、認真記錄。從寶藏中學來到新班級、新校園的時間並不長,但王雲凱已經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
江城民中學生王雲凱說:“從寶藏中學來到我們的江城民中,更多的是新鮮與興奮。這裡的學習氛圍很好,教育設施也做得非常完善,相信通過我自己的努力與同學們的幫助,我一定能很快融入民中這個大家庭。”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解決好師資分流,打造一支團結實干、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至關重要。
江城民中成立后,第一時間配齊了學校班子隊伍和中層干部,並從各鄉(鎮)選調、考調了21名優秀教師,招聘了5名新教師。教師隊伍整合后,學校以教師的業務能力作為考核重點,對在職在編的112名教職工重新進行選拔、調配,各年級組成了新舊教師合理搭配的工作團隊,力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新學校、新團隊、新征程,對來自不同中學的老師們來說,新校園有新的期待與挑戰,也注定會激發出大家的干事熱情。
江城民族中學教師(原寶藏鎮中學教師)曹艷說:“作為老師,我會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教學方式及心理狀態,以便更好地對我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新校的成立,並不是簡單的撤並組合,如何加強學校管理,如何發揮學校協同效應,如何讓學生們在新校園裡更好的發展成了擺在學校管理者面前的最大挑戰。
江城民中校長王蘭英表示,下一步,學校將從管理上下功夫,以黨建為引領,狠抓師德師風建設,抓牢德育安全管理,抓實教育教學管理過程,加強學生管理,調動全體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辦好江城人民“家門口”的教育。
2023年以來,江城縣創新破解義務教育城區小學學位不足、初中優質資源不足,高中教育學位不足、質量較低等問題,按照初高中分離、初中適度向城區集中,小學適度向城區和鄉(鎮)中心學校集中、保留必要的村級小學和校點,增加學前教育覆蓋面的思路,先后撤並了國慶鄉中學、寶藏鎮中學、勐烈鎮江邊小學等8所學校(園),妥善做好學生及教師的安置分流,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基本公共能力和水平。
江城縣人民政府總督學羅艷說:“通過學校布局調整,現有資源得到了最大限度整合重組和最大化利用,全縣學校布局進一步優化、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實現了教育資源由‘分散-低效’向‘集中-高效’轉變。”
來源:江城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