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做活“林”文章 實現生態與增收共贏

近年來,普洱市江城縣國慶鄉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扣“植綠、增綠、護綠”,緊盯“增綠提質、農民增收”兩條主線,讓“小山變大山、小林變大林”,不斷盤活林業資源,賦能綠色發展新動能,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實現生態與增收共贏。
國慶鄉降雨量充沛,常年日照充足,穿境而過的磨玉河、洛各河、池坑河水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的氣候配上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為林產業發展提供了絕佳環境。在這裡,桉樹、思茅鬆,有著生長周期短、長勢好的特殊優勢。
國慶鄉聚焦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按照“建基地、強龍頭、延鏈接、聚集群”的總要求,積極探索“以林養林”,採取“生態防護林+經果林”造林模式,精心謀劃、合理布局,盤活用好林地資源,謀劃提高林下產業產值,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布局,以點帶面,發展桉樹、澳洲堅果、牛油果等生態經濟林。2013年,引進江城中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種植澳洲堅果16000畝﹔2015年,引進雲南怡口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種植百香果、東試早柚、牛油果1093畝﹔2021年,引進普洱林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國慶鄉哈播村、嘎勒村、麼等村流轉林地,種植桉樹、思茅鬆和巨菌草等共計6000余畝。林產業經濟的發展,讓群眾土地流轉掙租金,就地務工增收入,拓寬了增收致富渠道,農戶的“錢袋子”鼓起來了。
“林下經濟作為一項生態富民產業,在充分保護森林資源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利用林蔭空間,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產業,能有效提高林地綜合效益,增加林業附加值,拓展農村產業發展空間,實現農民增收和生態穩固雙贏。”國慶鄉黨委書記施應和說道。
在下一步工作中,國慶鄉將進一步加大現代化林產業的發展和培育力度,尤其是對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的扶持方面,強化林下資源開發,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原則,對林下資源開發進行科學合理布局,精心挑選林下種植、養殖模式,拓展林下種植、養殖類別,做到宜養則養、宜種則種。此外,繼續大力支持林業龍頭企業、林業專業合作社,培育一批林業職業經理人、林業帶頭人,引進先進林業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推進林業產業融合發展,提高林業生產效益和質量,帶動農戶持續增收,走出綠色產業發展新路子。
來源:江城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