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最前端、最前沿,基層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裡”,也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近年來,江城縣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通過健全組織體系、完善工作機制和優化服務功能等方式,不斷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確保邊防固、邊疆穩,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江城縣勐烈鎮邊城社區的興盛園作為江城縣最大的抵邊安置房小區,建有23棟552套安置房,目前安置使用了516套,安置社區居民2183人。社區居民雖然得到了妥善安置,但如何提升社區的環境衛生,解決社區居民融入難、感情融合慢等問題,成了邊城社區“一班人”亟待解決的又一難題。在深入調查和聽取民意的基礎上,邊城社區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在興盛園小區實施了網格化管理機制。小區23棟樓被劃分為多個網格片區,每個網格內除了網格員,每棟樓還設置了一名樓棟長。
“我每天的工作是走訪每戶家庭,告訴他們不要亂丟垃圾,有些時候遇到家庭小矛盾我會主動幫忙解決,不能解決的及時上報社區。社區通知的內容有些人不識字,我就會到每一家進行傳達,住戶提的意見我也會及時反應給社區。”興盛園小區三期21棟樓棟長曹雲霞說。
每個網格均有專人負責巡查與問題處理,這一舉措使得問題得以迅速發現並有效化解,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網格員還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做好轄區內治安維穩和政策宣傳,當好基層組織的“眼睛”和“喉舌”,及時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居民動態,有效解決居民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切實維護廣大居民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為營造一個整潔有序的衛生環境,邊城社區還定期組織“人人動手·潔淨家園”等環境衛生清理行動。
興盛園小區住戶馮雲邊說:“我們是去年住進興盛園小區的,剛進來的時候有點不適應,但是住進來以后小區很安全、很衛生,設施、綠化都做得非常好,我們住得舒適、開心。”
江城縣在推進基層治理工作中的實踐,不僅體現了黨建引領的作用,更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強邊固防+基層治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不斷提升邊境轄區管理治理能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實現邊境地區的和諧穩定與發展。
江城縣勐烈鎮邊城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清清說:“下一步,我們將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和建議,針對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我們還將加強與居民的溝通與互動,讓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過程中,共同營造和諧宜居的社區環境。”(李麗婭 楊寬)
來源:江城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