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牟定共和鎮
“三個一百”引領農村人居環境提檔升級

一條條道路干淨整潔、一排排房屋錯落有致、一個個小院百花綻放、一戶戶人家窗明幾淨、一張張笑臉幸福洋溢……冬日裡,走進雲南省楚雄州牟定縣共和鎮,處處是美景,步步入畫來,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盡收眼底。
隨著當地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牟定縣共和鎮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努力解決“有新房沒新村、有新村沒新貌”問題,加快推動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向村覆蓋、向戶延伸,深入推進村庄亮化、綠化、美化,保護民族特色、傳承歷史記憶、體現鄉村風情,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村庄逐個形成,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體提升等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牟定縣共和鎮清河村委會稗子田村實施生活污水收集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盧敏攝
生活污水收集治理100%
隨著農村人居環境的縱深推進和美麗村庄建設的提速,無害化衛生廁所的全覆蓋,群眾對生活環境要求不斷提高,生活污水排放日益增大,對基層治理、鄉村建設、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對此,共和鎮黨委根據社區村組特點,鋪設管道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集中收集,對接群眾衛生廁所排污口,解決群眾的衛生廁所污水排放問題,實現雨污分流。2021年以來,牟定縣共和鎮從源頭上找准人居環境整治的突破口,加大社區和城郊接合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質量,形成“污水治理+環境美化”的良好生態循環格局。
在以金馬社區丁家沖村為代表的居住較為集中的五個社區就近接入城市污水管網,建設雨污分流管網對污水進行有效收集,統一由縣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部分自然村污水無法集中匯集到污水處理廠的,就近建設生態氧化塘,將污水經過氧化塘處理之后,實現達標排放,氧化塘放養的水葫蘆、菖蒲等可以強化氧化塘的淨化作用,通過生態氧化塘的建設及投入使用,當地污水廢水得到了有效處理和利用,村容村貌也發生了明顯改觀。
通過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全鎮五個社區16個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100%,告別“污水靠天蒸”的時代。
在五個社區100%完成生活污水處理后,全鎮已全面啟動了農村污水治理按照“重點區域全面覆蓋,分戶式處理設施及時覆蓋,自然村逐步覆蓋”的思路,結合全鎮污水治理實際採取“一體化+分戶式+氧化塘”等方式對污水治理項目統籌逐步推進。
截至目前,共和鎮共有24個村(社區),其中有5個社區,17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污水治理,解決了污水橫流的問題,徹底消除了污水直排的頑疾,目前5個社區實現了實現了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受益群眾1778戶、7069人,鋪設主管25018米、戶管36809米,投入污水治理項目總投資約1940.2萬元。
旱廁拆除100%
自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以來,牟定縣共和鎮加快推進“廁所革命”進程,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檢驗干部能力和效能提升的“試金石”,穩步推進“廁所革命”提檔升級。
在推進“廁所革命”過程中,聚焦群眾對政策不了解、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以院壩會、火塘會、群眾會、黨員會等形式,對政策全面宣傳和解讀,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使群眾從看客變成主人翁和參與者,從“不願改”到“自動改”,村“兩委”班子成員從“出氣筒”變成“主心骨”。
建設中,相關部門把好政策引導關、材料質量關、工程監管關、驗收管護關,與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相結合,在改廁村組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點,採用“水沖廁所+三格化糞池+菜地或果園”“水沖廁所+戶用化糞池+大三格式化糞池+氧化塘”等生態處理單元模式。
此外,還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在農村改廁過程中形成農戶自願、自籌、自管機制,與美麗鄉村、“美麗庭院”建設有效銜接,實現農業產業、文化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共和鎮旱廁拆除率100%,通過自建和政府投入累計改建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14475個,共建有公廁146座,100戶以上的行政村公廁覆蓋率已達90%以上,村民良好衛生習慣逐漸養成,村庄整潔水平明顯提升。
牟定縣共和鎮散花村委會雙樹村旱廁清零,美化村內環境。盧敏攝
100盞路燈點亮美麗村庄新生活
走在共和鎮鎮清河村委會的路上可以看到,道路兩側整齊地排列著嶄新的太陽能路燈,就像一個個高大的士兵守護著群眾的夜間出行安全,呈現出平安祥和的景象。
100盞路燈安裝工程竣工后,解決群眾夜晚出行難、出行不安全的問題。“現在路燈修好了,晚上干完農活,回家路上亮堂堂的,一直都看見城裡才有路燈,真的沒想到路燈還能安裝在我們回家的路上。”稗子田村村民王有芹高興地說道。有力改善了村內人居環境,美化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數,進一步增加群眾的獲得感和安全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
“今年2月,我們清河下了很大的雪,電線被壓斷,還未搶修通電之前,整個村子就這幾盞路燈還亮著了,如今這日子,我和村裡的群眾對黨委政府、挂包幫扶單位都常懷感恩之心。”王大村村民小組長王有才說。
清河村黨總支和楚雄州煙草專賣局駐村工作隊把實施村庄亮化工程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舉措,積極謀劃推動公共照明設施建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憂”問題,向上爭取挂包單位楚雄州煙草專賣局捐贈資金,在全村11個自然村主干道安裝了100盞太陽能路燈,覆蓋了公共場所和路口光線較暗的區域,這100盞路燈也點亮了清河村群眾的新生活。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是農村發展的寶貴財富,是鄉情鄉愁的重要寄托。下一步,共和鎮將在這“三個一百”的基礎上繼續探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生活污水治理、傳統村落保護、村庄綠化美化行動,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打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農村人居環境“升級版”。(和興、盧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