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隊伍管執法" 曲靖沾益破解基層執法難題

今年以來,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堅持把“一支隊伍管執法”改革作為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採取“綜合執法+專業執法+聯合執法”模式,推動鄉鎮(街道)執法“碎片化”向“一體化”轉變。
沾益區建立《鄉鎮(街道)執法事項清單》,並根據相關規定進行動態調整。在各鄉鎮(街道)司法所成立法制辦公室,負責屬地綜合行政執法案件的法制審核、執法質量考評、執法監督等工作,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
整合現有執法力量和資源,在11個鄉鎮(街道)按照“7+N”的模式組建綜合執法隊。由鄉鎮(街道)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生態環境所、市場監管所以及區級派駐鄉鎮(街道)的執法人員等力量開展聯合執法。並結合基層執法力量薄弱實際,分年度下沉88個事業編制到11個鄉鎮(街道),市、區、鄉三級下沉405名駐村干部到村(社區)壯大基層力量。
為讓治理有“智”,沾益區收集匯總全區各區直部門和鄉鎮(街道)群眾反映較多、辦理較多的事項或需要多部門協同辦理的事項,共計166項納入“城市大腦”,實現群眾辦事“一網通管”和“一網通辦”,推動區級各平台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實現執法全過程記錄、可視化監管,規范執法行為。
區級相關執法部門在執法事項依法賦權后,仍需履行已賦權行政區域內的行政許可、行業管理等監管職責,及時移送日常監管中形成的案件線索、初步証據、相關認定等材料。鄉鎮和非城區街道綜合執法隊在鄉鎮(街道)領導下開展工作,接受沾益區城管局業務指導,城區街道綜合執法隊實行街道和區城管局“雙重領導”。
鄉鎮(街道)查處的違法案件,需要有關部門進行檢測、檢驗、檢疫、鑒定或提供審批資料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及時提供有關資料或專業力量支持,推動執法與刑事、司法高效銜接。
沾益區通過“一支隊伍管執法”改革,執法力量和權限下沉,有效破解了原有基層政府執法權限不足,力量整合不夠,執法效能不高、程序不夠規范等弊端,在信息共享、資源整合、效能提升等方面均發揮了顯著的作用。(蔣所昌、何曼菲、齊琦、李雲、何祖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