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昆明五華

繪就昆明五華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2022年01月13日16:54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日前,昆明市五華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過去五年,五華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十三五”規劃目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順利實現,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高品質核心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過去五年

五華區躋身中國城區綜合競爭力百強區50強,成功入圍“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位列“全國主城區競爭力指數排名”69位。創建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獲評“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科普示范區”。連續兩年獲得全省縣域跨越發展先進縣考評第一名,連續3年位列全省科技進步排行榜首位,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區,全省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獲評優秀。

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2017年,五華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大關,2021年預計達1350億元,轄區人口數量達114萬,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14家世界500強企業、17家國內500強企業入駐五華。累計引進市外資金594.9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43億美元。新開工入庫項目423個,總投資1519.55億元。

結構布局加速優化

產業結構由2016年末的0.2:52:47.8調整為0.2:39.4:60.4。保有商務樓宇202棟,稅收超億元樓宇達18棟,首店超過100家,現代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宜家家居、首創奧特萊斯等商業綜合體投入運營,雲南省區塊鏈中心、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人工智能中心初具規模。廠口產業園建成2萬平方米標准化廠房,雲南國際高原特色農產品交易中心開工建設,培育21家省市農業龍頭企業。

創新活力明顯增強

去除商業樓宇庫存13.5萬平方米,累計減稅降費超48億元。政府機構由56個精簡為37個,承接高新區224項社會管理職能。全省率先推行“周三夜市”“周六晨辦”延時服務,建成翠湖、新西南大廈24小時自助服務專區。五華科技產業園區聚集企業3800余家,主營業務收入超1400億元。建成各級孵化器17個、眾創空間72個,孵化總面積超30萬平方米。高新技術企業超190家,R&D累計投入130億元。

城市魅力持續彰顯

建成洗馬河帶狀公園,雲南起義紀念館等18個環翠湖博物館建成開放,成功創建“翠湖·講武堂”4A級旅游景區。打造金鼎山文化全產業鏈企業集群平台,吸引1100家企業入駐,昆明國家廣告產業園獲批雲南省第一批文化出口基地。建成省、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6個,規上文化產業企業達62家,完成10家街道、93家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化解棕樹營等4個城中村歷史遺留問題,啟動核桃箐等13個城中村改造,完成8個城中村60.7萬平方米回遷安置,實現昆明學院等3個舊城項目更新,助力昆鋼等3個舊廠項目開發。新建、改造25個集貿市場,拆除876萬平方米“兩違”建筑,實施91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30條道路建設,提升整治30條主要道路,投入使用5座人行天橋,建成5G基站1050個。農村公路實現“村村通”,入村道路硬化率達100%,西翥片區自來水普及率達90%。

生態質量有效改善

實施長虫山等5個片區防洪滯蓄工程,修復石盆寺等5個“五採區”植被4937畝,修建七畝溝等3條雙層河道,建設陳家營岔溝城市型生態濕地,17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投入使用。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8%以上,森林覆蓋率達58.5%,黑臭水體有效治理率達100%,盤龍江、大觀河等入滇河道水質穩定達標。

社會事業繁榮發展

籌集7802萬元幫扶祿勸烏東德鎮、則黑鄉,尋甸金源鄉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接收東川轉移安置農村勞動力4204人。新增城鎮就業14.08萬人,累計發放低保金2.78億元,建設4764套34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新建規模性養老機構5個,新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9個。新建、重建校舍37個,新增義務教育校點18個,成立武成、紅旗等4個教育集團。家庭醫生簽約履約率達98.89%,區人民醫院暨康養中心項目主體完工。

和諧基礎更加堅實

優化調整城市社區,新增社區5個,整合4個。創新“四級網格”“吹哨報到”等考核機制,網格化管理連續3年全市考核第一。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7900余場,調解糾紛3.4萬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實現訴前委派調解等“五個率先”。

數讀2021年成績

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17億元,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

出台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40條措施意見,兌現穩增長扶持資金7500余萬元,惠及企業300余戶。

推進翠湖北門等翠湖片區11個重點項目,打造4條翠湖博物館群精品旅游線路。翠湖慢行跑道建成開放,翠湖補水泵站及補水管網改造工程實現通水。

各級院士工作站達85個,各級重點實驗室達10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43個,組織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超1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9.8億元。

初步包裝形成羊仙坡地塊等11個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完成龍院上峰村五期等7個項目控規修改,完成華信悅峰等7個項目化解。

新建香樹花城等2個花卉主題公園,在翠湖公園等重要節點打造21個立體花壇,完成金碧路等17條道路架空線纜入地整治,新增停車泊位7153個,排查排水管網2580千米。

未來五年,五華區將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按照省、市黨委政府和區委的安排部署,全力建設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科教創新先行區、現代服務業引領區,全面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通過以創新發展促進動力轉換,以協調發展促進整體平衡,以綠色發展促進和諧共生,以開放發展促進區域聯動,以共享發展促進公平正義。          

2022年工作

堅持實體振興促進經濟平穩增長

安排不低於1億元的獎勵扶持資金,重點向大健康、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傾斜。引導生物醫藥企業向西北片區聚集,力爭引入50家企業入駐融城園城醫藥健康產業園,實現金鼎科技園10號平台4000平方米光伏發電試點項目並網發電。

堅持結構調整提升產業發展質量

實施五華區“1234”現代服務業引領區建設計劃,力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62%以上,力爭老舊樓宇提升改造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培育專業特色樓宇2棟以上。建成廠口產業園標准化廠房10萬平方米,實現廠口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啟動母格老村鄉村振興示范園建設,爭取雲南國際高原特色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在年內竣工。

堅持改革創新釋放區域發展潛能

推進昆明理工大學科技園和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創新創業園區建設,推進園西科技創新中心發展,加快金鼎科技園平台更新改造。加大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項目招商引資力度,打造沿轎子雪山專線戶外休閑旅游經濟帶。

堅持文化賦能激發城市內生動力

完成翠湖片區整體提升規劃編制,完成九龍池引水標志工程,推進翠湖片區12條道路提升整治,改造節孝巷紅色街區等3個歷史街巷,啟動經正書院恢復重建工程。推進文廟二期、雲南軍事博物館項目建設,啟動潘光旦舊居文物修繕工作,推進華羅庚·聞一多舊居保護。推動南強街、昆明老街申報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打造“翠湖肆時”等文化品牌,豐富五華區文化藝術中心服務功能。

堅持建管並舉塑優城鄉功能品質

啟動下馬村二期等8個城中村征地拆遷,推進聯誼橡膠廠等3個舊廠改造,實施崗頭村A7、A8地塊等項目回遷安置房建設,實現尚源酈城等4個項目收尾建設,完成國福現代城等5個項目處置。完成翠湖環線景觀提質和藍花楹特色街區打造,實施五華156號路等16條道路新建續建,架設西三環海屯路人行天橋,開展90個老舊小區改造。

堅持生態優先擦亮生態文明底色

實施長虫山小石岩防洪滯蓄及沁蘭軒溝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實施財經大學大溝等9條河道溝渠改造整治,完成大觀河、永寧河等流域1419個排水單元改造。開展雙石岩等片區恢復治理,完成綠化造林305畝,啟動有機垃圾處理廠項目建設。不斷提升垃圾分類水平,確保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

堅持人民至上增進民生幸福指數

完成區人民醫院暨康養中心項目建設並投入使用,完成4家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完成五華三幼、蓮華小學核桃箐校區等6個教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確保昆二十八中選址新建項目實現開工。提供有效就業崗位2.9萬個,新增城鎮就業2.5萬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00人以上,社會保險參保覆蓋率保持在96%以上。

新的征程已經開啟,新的使命重任在肩。五華區還將在發展大局中找准定位、保持定力、奮勇爭先、趕超跨越,當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努力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一份黨和人民滿意、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優秀答卷。(楊武、崔志超)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