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端进校园 非遗老傣剧的新传承
人民网德宏10月20日电 (李发兴、蔡树菁)又到了六年级学生金思雨很是期待的周四,下了课她匆匆冲向教学楼一侧的少年宫,一周一会的老师笑盈盈地在这里等待着孩子们:“上课!”
这门课内容十分不一般。学的是“唱念做打”,脸上画的是脸谱。敲锣打鼓奏二胡,唱主角的金思雨一开口……等等,怎么有些听不懂?
“今天学生们学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傣剧,唱词是傣语。”见我们一头雾水,盈江县旧城镇中心小学校长寸待刚揭开谜底。
小学生在排练傣剧。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傣剧最早于19世纪初产生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干崖和盏西,其初始萌芽是德宏州盈江地区的民间歌舞剧《十二马》和《布屯哦牙屯哦》(译意为“男犁田女送饭”)。而后,约1880年盈江土司刀盈廷将京剧、川剧、滇剧剧本交给傣族知识分子翻译成傣语,搬上舞台。1910年左右,刀盈廷的儿子刀安仁从日本留学回乡,组建了第一个专业傣剧团,并先后派人到云南腾冲、昆明去学滇戏,请滇戏艺人到盈江教戏。
傣剧作为傣族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七大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傣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寸待刚自小就看傣剧,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在各式各样的乐器伴奏下演绎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极大丰富了他的童年生活。“盈江地处西南边陲,大家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不多,傣剧就是我们的‘电影、电视剧’,不管哪里有演出,台下都是人挤人。”他回忆。
“傣剧深受广大傣族群众的喜爱和欢迎,民间流传着‘有摆(傣族民间活动)要演戏,无戏不成摆’的说法。”盈江县新城乡宣传委员李明介绍着傣剧曾经的辉煌。
过去,傣剧受到各方剧种的影响,逐渐演变丰富,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变和提高,也让傣剧一直保持着活力。比如加入了汉戏的锣、鼓、钹等乐器,剧目也从传统的叙事诗《千瓣莲花》《兰嘎西贺》《娥并与桑洛》等,新增了《西游记》《杨门女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除了这些传统的戏文,傣剧演员们也根据生活编写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新戏,如禁毒防艾戏《瘾君子回家》。
但在现代化的潮流冲击下,傣剧的观众逐渐高龄化,传播也变得小众化。
现年70岁的德宏州级非遗传承人龚晓娣发出感慨:“只有老人们还看得有滋有味,小孩子、年轻人都喜欢看电视、玩手机咯!”因为学傣剧就要先会写傣文、说傣语,后生们很少会这些,要想传承不容易。
年轻人李明动起了脑筋。“新城乡是傣剧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德宏州15个傣剧传习点之一,有着良好的傣剧传承保护的基础。”李明说,“我们的傣剧团在刀安仁故居定期进行义务演出,向游客展示民族文化之美。”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傣剧演出时常取消。“经常有老乡来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恢复演出,没想到大家都很期待。”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怎么办?
“课堂都能搬到网上,傣剧也可以走上‘云端’。”为满足乡亲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城乡的傣剧团今年将傣剧演出搬到了线上。《西游记》《十二王妃》等经典剧目轮番播出,十里八乡的戏迷坐在家中就能看傣剧。“不仅解决了演出常取消、戏迷看不到的难题,观看量比线下还多呢!”李明开心地说。
传承,自然也少不了年轻人的力量。早在2012年,旧城镇中心小学把傣剧教学作为乡村少年宫特色项目之一,由学校聘请民间老艺人,借鉴参考老傣剧剧目片段,对学生开展了傣剧男调(老生、小生)、女调(花旦)等唱腔唱法培养。
小学生在排练傣剧。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学校开设傣剧兴趣班的初衷并不是要培养非常专业的傣剧演员,而是在小学阶段提供给学生们了解傣剧的机会,通过学会其中一些简单的唱段,从而了解傣族传统文化。”寸待刚说。
金思雨说,她最初是被傣剧好看的衣服吸引,所以报名了傣剧兴趣班。经过2年的学习,传统傣剧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她真心喜欢上这门技艺,如今已是少儿傣剧《石彩珠》的主角。“明年上了初中我也会坚持学习傣剧,这会成为我的一个‘独门绝技’。”她说。
老傣剧走进乡村少年宫,在傣剧的传承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群孩子们表现也不赖。《石彩珠》在德宏州首届乡村学校少年宫才艺大赛中获声乐类一等奖,在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的新、老傣剧比赛中荣获业余老傣剧组一等奖。目前,傣剧已然成为乡村少年宫第三教学课堂的品牌亮点。
盈江县的“云上傣剧”也走上正规化,还迎来了线上比赛。今年6月,县文旅局开展2022年傣剧云上展魅力比赛,借此机会工作人员积极走村入寨,以实地拍摄录制的方式对参与比赛的团队和剧目进行专业指导和拍摄。此次活动覆盖8个乡镇,共有15支业余傣剧团队、15个剧目,演员300余人参赛。
龚晓娣很高兴看到老傣剧有这样的新传承:“傣剧是傣族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组成部分。把傣剧宣传出去是我的义务,让傣剧传承下去是我的责任。只要有人唱,我就会辅导,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记住傣剧、爱上傣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