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盟:"小喇叭"构建边境应急广播新路子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积极探索应急广播与融媒体中心建设有机结合,把主流舆论宣传寓于日常信息服务和应急服务当中,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在服务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等方面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应急广播发展新路子。
突出高标准建设,“小平台”汇聚“大合力”
“再往左边一点,这个地方安装一定要注意信号接收的最佳位置。”在西盟县岳宋村,最后一处应急广播补点已建设完成。
此次应急广播补点建设完成后,将更智能地实现多种信号源的接入和播放,县、乡(镇)、村、组同频共振,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2019年以来,西盟县始终坚持以提高预警应急处置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高标准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成了1个县级平台、7个乡(镇)前端、39个村(社区)前端和443个终端的县、乡、村、组四级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体系。
同时,将应急广播和融媒体中心融合建设,共建指挥大厅、共通平台功能、共享渠道资源,“两个中心”融合成“一张网”,全面接入城市社区、广场、校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公共接收终端,真正打通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突出高水平运维,“小广播”筑牢“大安全”
“各位父老乡亲,现在疫情形势严峻,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会、不办宴席……”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西盟村村寨寨广为传播的一句话。
西盟县将应急广播作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不断提升运行管理维护水平,在强化内容安全、设施安全、播出安全等上狠下功夫,确保应急广播内容可管可控、安全可靠。
同时,在聚焦应急广播体系的重点设施、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加大巡检巡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反馈、早维修;并制定应急广播运维管理及信息播发管理办法,在全县推广使用“应急广播专用安全小盒子”,做到县级有机构管理、乡镇有网点支撑、村组有人员负责。
突出高效能服务,“小喇叭”发挥“大作用”
“我们寨子安装了小喇叭,我每天早晚坐在家里或者在茶地里都能听到,有佤语新闻、防控知识,一些老人小孩还会跟着广播唱歌跳舞,我们都学到了不少东西。”岳宋村村民岩相说。
服务强边固防、疫情防控、防灾减灾、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方面重要作用,西盟县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将应急广播效能最大化,助力乡村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方面,把应急广播作为护卫边境的前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法治宣传、边防宣传、警示教育,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服务于县乡(镇)村组(社区),通过汉语、佤语、拉祜语等,每天4次循环播发疫情防控信息,及时有效地将疫情防控知识和要求、党的方针政策等传递到千家万户,构筑起集应急、宣传为一体的疫情“防火墙”,实现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声音“来一件说一件,办一件播一件”,促进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未来,西盟县将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强化运维管理,推动应急广播综合利用,使应急广播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和维护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李毅 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