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墨江:书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九个巨变

近日,“普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墨江专场发布会举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委书记杨波作新闻发布,用9个巨变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墨江县真抓实干、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一笔一画书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墨江居住着25个民族,生活着哈尼族十个支系,占总人口的62.2%,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素有“哈尼之乡”的美名;北回归线从这里穿城而过,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4A级旅游景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集中展示北回归线文化,故有“回归之城”的美称;神秘的北回归线造就生物多样性,双胞胎出生率达8.7‰,是世界平均概率的4.35倍,更有“双胞之家”的美誉。
墨江县城。
十年墨江,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36.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90.32亿元,增长2.5倍;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19亿元,年均完成51.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2.72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4.03亿元,增长1.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9.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1.91亿元,增长2.2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921元增加到2021年的13368元,增长3.4倍。2016年、2019年荣获全省“县域跨越发展进位县”称号。
哈尼山乡。
十年墨江,勠力同心攻坚拔寨,永久摘掉贫困县帽子,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安全
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硬任务”。14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8450人全部脱贫,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贫困群众向乡村振兴迈进。
全力啃下恢复重建“硬骨头”。实施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恢复重建项目255个,完成民房恢复重建23446户,集中安置66个点3301户,灾区群众生产生活迅速恢复,发展水平较震前大幅提高。
齐心筑牢疫情防控“硬屏障”。全力以赴构筑“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严密防线,牢牢守住、守好普洱“北大门”,持续保持“零疑似、零确诊”良好防疫成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了墨江力量。
紫米产业。
十年墨江,产业发展华丽转身,支柱产业基础更牢,新兴产业齐头并进
优布局、变分散为集聚。一产增加值由2012年的10.15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27.42亿元,增长2.7倍,锚定目标发展壮大茶叶、生猪、紫米三大重点产业,2018年至2021年全县粮食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连续四年全市第一,获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茶产业“十强县”、全国“百县·百茶”称号;成功引进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发展2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墨江紫米”入选“云南省名牌农产品”、“云南六大名米”之一,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转方式、变短板为动能。二产增加值由2012年的9.23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6.7亿元,增长1.8倍,坚持做优存量与做大增量并重,稳步发展水电、矿业、林产加工三个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工业品茶、饮料酒、冷冻水产品三个绿色食品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医药、生物饲料、建筑材料等新兴产业,特别是抓住中老铁路对外开放机遇,持续完善中老铁路墨江通道经济产业园承载功能,延长产业链条,率先成立云南省首家预制菜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扬优势、变低效为高效。三产增加值由2012年的17.02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46.2亿元,增长2.7倍,建成国家级4A级景区1个,全市首家国际酒店高端品牌温德姆落地墨江,哈尼民俗文化旅游线路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先后荣获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节庆品牌、最具国际影响力民族节庆、最具民族特色节庆殊荣,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打造的民族节庆之一。
墨临高速、昆曼高速交融。
十年墨江,城乡基础日新月异,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城乡建设协调推进
出行更方便。中老铁路如期建成,墨江步入动车时代;墨临高速建成通车,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三级公路改扩建全面铺开,建制村通硬化路达100%,基本形成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线、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公铁联运综合交通网络。
饮水更安全。实施“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等各类水利工程8832件,建成中叶、京平、山神庙等一批水库,有效灌溉率达到33.24%,高标准农田达17.93万亩。
能源信息更便捷。实施线路联络工程、配电自动化建设项目,2305个村民小组接通380伏动力电;5G信号实现县城主城区和乡(镇)集镇全覆盖,4G信号、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城市宜居。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持续推进开发建设西片区、下南片区、北部片区,城区面积达6.96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从23.5%提高至38.48%;完成77个老旧小区和联珠、天溪集贸市场整体功能提升改造;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效显著,特别是“管集市”专项行动在省级第三方考核中全省并列第一。
墨江县城双胞小镇。
十年墨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保障更为牢固,文化事业百花齐放
墨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投入民生领域资金203.07亿元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坚持用“学生成长成才”换取“人民满意的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十年前分别提高17.27、19.59、32.34个百分点,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优秀县称号,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荣获全省并列第一,第三轮省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获“优秀”等次,在全市率先荣获“云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
坚持用“健全体系”换取“人民健康”。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基本建成,疾病防控和医疗救助能力全面加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坚持用“传承创新”换取文化事业“繁荣攀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力提升,一批文艺作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和保护名录,墨江文庙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朱德领袖题词碑等文物被命名为云南省革命文物。
中老铁路墨江站。
十年墨江,改革开放硕果累累,深化改革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优化一流营商环境在审批服务上实现新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探索创新推出“八办”政务服务模式,实现18个部门205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审批,1199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进驻率达100%,审批实现“只进一扇门”的目标。
招商引资在内引外培上实现新突破。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全力构筑大招商工作格局。成功引进一批大企业、强企业,招商引资协议资金达308.39亿元,哈尼大地成为了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民族和谐。
十年墨江,社会和谐民族繁荣,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民主政治建设全力推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和保证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协商议政成果转化运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全面提升。
大统战工作格局全面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做好“三化”治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46个、示范学校11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联珠镇者铁村勐簸组被命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曼平村岩子营组和仁里村大寨组被命名“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安全发展底线全面筑牢。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统筹推进国家安全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巩固“平安县”“无毒县”创建成果。扫黑除恶工作名列全市前茅。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墨江模式”,2016至2020年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2021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省第7、全市第1。
大江野钓。
十年墨江,生态文明成果凸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围绕“三大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万人清河行动”和城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常林河水库荣获“云南省美丽河湖”称号。高质量开展109个村庄规划,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9.79%。
围绕“幸福康养”推进美丽墨江建设。成功创建“云南墨江国家森林自然公园”,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4个、省级森林乡村30个、市级生态村(社区)133个、市级美丽村庄4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61%,比十年前提高8.84个百分点,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县”称号,联珠镇、景星水之灵茶业庄园入选第七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围绕“共生共融”推进和谐家园建设。亚洲象首次探访墨江,成功举办第十个“世界大象日”活动,迎接北移亚洲象群平安回归,为促进人象和谐、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十年墨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强基固本涵养生态,政治更加清明清朗
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扣“点点都强、处处可看”目标定位,深入开展 “门户党建”创建工作,不断丰富品牌建设的厚度和力度,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中组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在墨江成功举办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示范班,创新提出“五务必”“七项措施”“十学”等做法,打造出可复制、可参考、可推广的精品示范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忠实履行“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不断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紧盯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关键岗位,全面落实党员、公职人员“八小时外”监督机制,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延伸拓展,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的生动局面。(墨江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