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回归之城”  热度回归

人民网记者 程浩
2022年07月13日08:01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云南有这样一座小城,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每年的夏至正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形成“日上中天,立竿无影”天文奇观。而后,太阳开始“转身”,向南移动。

这座小城叫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因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有“回归之城”美誉。

在墨江,北回归线穿城而过。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景区供图

在墨江,北回归线穿城而过。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景区供图

这里双胞胎出生比例达8.7‰,是世界平均概率的4.35倍,因此还被誉为“双胞之城”。

顶着“回归之城”“双胞之城”光环,墨江以节庆文化为载体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连续举办16届的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更被云南省列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的“三个一批”民族文化节庆精品之一。

怎奈疫情下墨江旅游市场遭受冲击,当地转压力为动力,苦练内功,积蓄力量,探索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径。

随着旅游业多项纾困帮扶措施的出台,加上中老铁路开通、跨省游恢复、行程卡“摘星”等红利陆续释放,“回归之城”旅游热度逐渐回归。

这只是云南旅游市场恢复增长的一个缩影。根据腾云文旅大数据中心对云南省航空月度态势监测大数据显示,今年6月,省外来滇旅客达104.54万人次,环比增长80.13%,全省各地旅游市场明显复苏。

积蓄力量 只待游客前来

沿着由玻璃镶嵌而成的北回归线标识,徜徉在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景区,高23.26米的“主标塔”很显眼。“塔顶有个‘窥阳孔’,每年夏至日,阳光通过窥阳孔直射到我们脚下的小铜片上,便能直观观测到‘立杆不见影’的天文奇观。”解说员指着脚下的小铜片说。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景区是4A级景区,融天文、地理、气候、植物等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民族文化为一体。疫情前,每年夏至日,景区游人如织,喜迎“太阳转身”,见证“立竿无影”。

“疫情后,人流量少了很多。”说话的是景区总经理陈清余。数据上的呈现更为直观:2019年,景区年游客接待量接近45万人次,2020年下降到22万余人次。

行业危机下,景区怎么办?“政府出台多项助企纾困措施,比如2020年,为刺激游客出游意愿,盘活旅游市场,我们对跟团游客免门票,散客门票半价,只收20元。”陈清余说,免除和减半的钱经景区申报、县里初审、市里审核、省里核定公示后由政府拨付补助。

北回归线标志园科普电影院里,游客们正在观赏科普短片。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北回归线标志园科普电影院里,游客们正在观赏科普短片。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他介绍,当年政府补助景区130多万元,虽然不多,但景区信心提振不少。与此同时,缓缴社保、税收优惠等利企政策,亦缓解了景区的经营压力和成本负担。

今年上半年,疫情反复,截至7月4日,景区游客接待量仅63000余人次。在此情况下,5月起,景区门票半价优惠,每张门票政府另补助10元,以缓解企业压力。“两个月来,政府补助景区近14万元。”陈清余说。

政府助企纾困的同时,景区积蓄力量,提升软硬件设施。“我们推出90元套票特价,推出双人、三人套餐,并对员工多次进行培训。政府出资1000万元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景区投资600万元建成飞天魔毯,并对科普电影院进行升级改造,以增强游客体验效果。”陈清余说。

近期疫情形势整体平稳,政策红利陆续释放,加之暑期到来,景区游客多了起来。陈清余觉得这是积极信号,“对内,我们补齐了人员,并召开现场动员会;对外,我们向合作的70多家旅行社释放了积极信息,只待游客前来。”他说。

等待艰难,却很值得。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将于7月22日至24日在昆明举办,陈清余说,景区将在交易会上推介独有的天文、地理科普特点,邀各地游客探索秘境墨江。

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游

北回归线标志园是墨江诸多旅游点位中的代表。墨江县文旅局局长许艳梅介绍,当地有涉旅经营企业15家,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2家,已形成以北回归线标志园、双胞文化园、墨江文庙等为主的景区景点架构。“各景点相互独立,大家各做各的事,要发展很难。这两年,我们将景区景点融合,以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打造全域旅游。”她说。

怎么融合?“旅游+特色节庆”是不二选择。许艳梅说,自2005年以来,当地连续举办16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累计吸引14000余对双胞胎和近200余万人次游客参加。

双胞胎节上,游客除了能学习天文知识,感受“回归之城”魅力,还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双胞胎交流,感受“双胞之城”魔力,更能在现场体验哈尼服饰制作技艺、牛皮大鼓舞、扭鼓舞等民间民俗艺术,感受哈尼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今,“旅游+特色节庆”已成为墨江文旅融合发展的“引擎”,当地以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节暨哈尼太阳节为主,北回归线大江野钓邀请赛、山地自行车大赛为辅,夏至日科普文化活动、冬至日美食活动为有益补充的年度文化旅游活动正不断完善,哈尼族祭竜节、十月年、苦扎扎节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逐渐成熟。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墨江县接待游客174.0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9亿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加不少。”许艳梅说,关于原因,党委政府倡导“本地人游本地”、中老铁路开通发挥作用明显。

而随着旅游市场回暖,在现有旅游景区景点基础上,当地加大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打造旅游新业态。

那哈乡坝兰河库区距县城95公里,这里四季如春,山水秀丽,全年皆宜垂钓,是远近闻名的“冬钓胜地”。不过以前库区管理粗放,游客体验感不强,“我们打算对库区提升改造,将它打造成集休闲野钓、娱乐、康养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许艳梅说,目前项目正在招商。

在勐簸村,“绣娘”正在展示哈尼族绣品。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在勐簸村,“绣娘”正在展示哈尼族绣品。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抢抓机遇 热度持续升温

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墨江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旨在闯出文旅发展新路子。

“这个做起来要有耐心,因为图案很精细,对工艺要求很高。”在联珠镇者铁村勐簸自然村的哈尼文化长廊里,云南省级非遗项目哈尼族传统手工服饰制作工艺传承人蔡凤英正向游客展示自己绣的哈尼族服饰。

勐簸村离县城5公里,有84户340人,99%是哈尼族,是个典型的哈尼山寨。近年来,在党委政府支持下,村里整合各类资金890多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很快,哈尼族特色寨门、哈尼族民俗文化展馆、哈尼文化长廊陆续建成。走进民俗文化展馆,竹篓、簸箕、碗、牛铃等哈尼族生产生活工具一一陈列。

为更凸显民族文化元素,村里将蔡凤英等非遗传承人请到哈尼文化长廊,定期向游客展示民族工艺。空闲时,蔡凤英会向村民传授刺绣技艺,旨在将民族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村里还建了哈尼族特色民宿,王宣龙是民宿老板,“共5个房间,每晚80元。”他说,疫情前房间常爆满,疫情后人流减少,“但房子是自家的,不用出房租,也谈不上亏损。”王宣龙相信,凭村里的民族风情,随着疫情平稳,游客会越来越多。

勐簸村只是墨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缩影,在许艳梅看来,文旅融合从根本上讲是要实现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共美。这一点,在联珠镇克曼村体现的较为明显。

云雾中,紫米稻谷长势正好。墨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雾中,紫米稻谷长势正好。墨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雨后,驱车沿盘山公路来到克曼村,山间梯田和村庄被云雾缭绕,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村画卷。梯田里,紫米稻田刚进入孕穗期,一阵风吹来,阵阵清香飘来。

墨江被誉为“中国紫米之乡”,这两年,作为哈尼族牛皮大鼓舞的发源地,也作为墨江紫米的核心产区,克曼村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2730万元,哈尼文化展示中心、雨污分流系统、民房改造等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今年插秧时,村子“小试牛刀”,办了开秧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体验一身泥、一身水的农耕之乐。“9月份还准备办丰收节,邀请游客下田割稻、摸鱼,品紫米酒,吃紫米饭,感受牛皮大鼓的魅力……”克曼村党总支书记白林东说。

许艳梅认为,克曼村这样“串珠成链”的旅游发展模式,为墨江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基础。“我们将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让‘回归之城’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她最后说。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