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企服务员 “驻企”更“助企”
对接的企业用地手续问题有了进展,王海良觉得努力没白费。
45岁的王海良是云南省文山州工信局轻工业和盐务管理科科长,常和企业打交道。“工信干部不跑企业,相当于企业不跑市场。”他打趣说。
去年12月28日,文山州印发驻企服务工作方案,建立州级驻企服务员制度,王海良又多了个身份——3家企业的驻企服务员,目的是靠前服务,了解企业困难、问题和需求,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与王海良一起成为驻企服务员的,还有来自12家州级职能部门的另外26人,他们挂钩联系全州45家重点企业,做企业贴心的“娘家人”,当暖心的“店小二”,支持、服务企业发展。
“说到底,就是要有服务意识”
“你去服务,得有两把刷子,得知道企业经营中会遇到的政策,你不了解企业的需求,你都不知道咋办。你是去给别人解决问题的,不是让别人回答问题的。说到底,就是要有服务意识。”这是王海良对驻企服务员的认知。
于是,驻企前,在此前已掌握部分惠企政策基础上,王海良又主动翻看国家、省、州出台的减税降费、贷款贴息、投资补助、技术改造补助等政策,为驻企做足准备。
州里要求每周起码驻企一天,王海良觉得一天哪够儿,“时不时还得电话联系!”
这不,对接的一家企业有80多亩土地没有办理用地手续,企业急,王海良跟着急,他和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管委会对接,对方查询后告知“此前没有用地指标,目前已纳入规划,正等省里批复”,王海良把回复告知企业,企业很满意。
“以前,企业遇到问题不知找哪个部门,跑来跑去问题解决不了。有了驻企服务员,他们一对一服务企业,打通了政府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对接的这家企业负责人说。
记者从文山州政府了解到,为规范驻企服务员工作,当地成立了营商招商工作专班,要求驻企服务员对企业反映需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对接有关部门及县市,穿针引线,联动疏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
针对企业反映需交由某个部门或跨部门研究解决的事项,营商招商工作专班实行责任派单,压实责任单位限时解决。截至目前,专班共收集到企业反映的问题52个。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专班向州财政局、商务局和文山市、西畴县、富宁县政府等责任单位派单,要求限时研究解决并反馈落实情况。
有了驻企服务员,企业办事“最多找一人”,因此可能滋生纪律问题。对此,专班要求驻企服务员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坦荡真诚同企业接触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同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给企业添负担、不给基层添麻烦、不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总结起来就是:有事必应,无事不扰。”专班工作人员说。
企业负责人对此大加赞赏,“驻企服务员服务优质,作风务实,企业的归属感越来越强。”他们纷纷为驻企服务员点赞。
把优化营商环境的“势”造起来
营商环境上连招商引资,下连产业发展,其好坏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在文山州,除了驻企服务员,当地还出台多项制度措施,大抓营商环境。
2021年,文山州制定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28条措施》《党建引领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高位推动、强势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效果不错。
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一把手”带动。当地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各级“一把手”主动担当、靠前服务,重要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点项目亲自过问、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
对抓营商环境工作的党员干部,当地一方面落实每月督查、每月通报、每月排名,做得好的大力表扬,做不好的通报批评,形成招商光荣、丢商无光的氛围;一方面突出在招商营商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能干的干部放进去,把优秀的干部选出来。
当地还与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24小时直通联系制度,聚焦州内三大园区,采取专班化方式,由州发改、工信、能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专班长,抽调人员组建专班,把办公室直接搬到园区上门服务。
企业生产经营的“痛点”、政策落实的“中梗阻”不少。今年1月,文山州决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三年行动,努力实现营商环境3年时间与全省同步进入全国一流水平。
“我们要下定决心、攻坚克难,来一场营商环境革命,擂响战鼓,发起冲锋,把优化营商环境的‘势’造起来,把干部群众的‘气’鼓起来,把企业的‘心’暖起来,共同唱好文山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合唱’。”文山州委书记陈明在今年1月1日召开的全州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大会上说。
如今在“三七之乡”文山,各级各部门竞相服务企业的氛围日趋高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