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从梯田走向世界

2020年06月24日19:04  来源:中国网
 
原标题:云南红河县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从梯田走向世界

  云南省红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多流传于红河县阿扎河乡东部,主要位于以普春村为中心的几个哈尼族村落,此区域80年代前自然环境封闭、交通不便,历史上一直是瓦渣长官的辖域,为单一的民族分布格局,加之由土司政权长期统治的政治历史背景,使得外来的异质文化始终未能渗透进普春一带,独具一格的“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原生态传统文化得以系统保存下来。

  在1986年红河州民族音乐集成调查活动中被资深哈尼艺术家吴志明发现。1989年在“世界文化考察团”展演活动中崭露头角,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栽秧山歌》曲目被云南艺术学院教授采录的8个声部原生形态调式组合,这在采录过程中极为罕见,故俗称“八声部”,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目前,慕名而来的国际国内资深人士已采录到14个声部,故改称“多声部民歌”,且有增加趋势。

  原生态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多方面的内容。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普春一带人凡在16岁以上男女都会唱。

(国家级传承人陈习娘、车格)

  歌唱形式为主唱和帮腔,一般都8人以上,主唱1人,帮腔多人。歌唱时,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帮腔2种,如有乐器伴奏,则乐器起奏后主唱再开腔,主唱结束一个段落时,帮腔者先后分声部进入,形成多声部的效果。在屋内歌唱时乐器为直笛(拉比)、小三弦(拉核)、三弦小二胡(拉核慈窝),在田间地头则用野姜叶做成吹管乐器“梅琶”和树叶为伴奏乐器,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

  唱词结构以开腔用词、主题唱词、帮腔用词三部分构成一个小的基本段落,其音乐形态在歌节结构、调式音列、调式色彩、调式组合与多声部组成的各方面,都显示出了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演唱内容以原生态的《栽秧山歌》(哈尼语译为“吾处阿茨”)为主体,以《欧楼兰楼》《情歌》等为附体。

  演唱场合多样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是表演空间,以栽秧时节(每年开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为普遍和热闹,有的地方有专门的歌手在梯田间现场演唱助兴,更多的则是栽秧的妇女边劳动边即兴演唱。

  非遗原生态“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深藏哀牢山系腹地,其传承完全依赖民间歌手,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人(陈习娘、车格)、省级2人(陈俄多、车克三)、州级12人(白牛收、李初角、张阳牛、张阳斗等),有传承小组4个、民间艺人80余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组织的管理制度,乡里一批热心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文化人和民间艺人,自制民族乐器,自主开展文化传承活动,默默为地方民族文化的坚守传承作出贡献,希望在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下,发展更多有音乐综合素质的传承人。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非遗原生态“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与社会生产,尤其是与梯田稻作农耕劳动相伴而生,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园林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文化瑰宝。

  2015年4月25日,在阿扎河乡普春村委会切龙中寨举行首届中国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原生态展演活动,至今已开展了三届展演活动。并且曾到日本、荷兰、台湾、香港、北京、上海等多地演出,同时,在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活动中荣获“山花奖”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活动银奖,且多次登上CCTV央视频道,通过荧幕展示在大家面前,一系列的宣传举措,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李智英)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