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惠园小区住户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入小区。 都市时报记者王海涛摄
18日下午,租住在吉惠园公租房的住户李先生来到小区物业办公室,仅用3分钟就办理完毕“人脸识别”面部信息采集录入,今后回家就可以“刷脸”进门了。据了解,昆明将在泽惠园、盛惠园、普惠园、颐惠园、吉惠园、泓清惠园等6个公租房小区陆续开通使用人脸识别系统,涉及2.6万余住户,管理方式由“人防”向“人防+技防”转变。
昆明公租房公司今年启动智慧升级改造,投入智能化人脸识别设施设备750余套,更换一楼单元门193道,新增地下室门约183道,防火门更换及维修约190道,总投资700余万元,开启公租房智慧化生活。
新安装的人脸识别系统和以前的门禁卡不同,只有录入人脸信息的住户(承租人或共同承租人等)才能正常进入小区。住户录入人脸信息后,如果长期不在小区内居住,在门禁系统数据中会有所反映,便于精准排查转租转借人员。
记者在吉惠园小区看到,一位住户站在小区大门外,人脸识别系统仅1秒就能判断门前这位是小区住户,随即开门。而记者站到门前,系统同样能“精准”地将记者拒之门外,十分智能。
昆明公租房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识别准确率达99.9%,通过面部点位和后台大数据分析对比,实现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即使戴了帽子、眼镜也可快速识别,无需等待即可快速通过小区大门。小区内的每一栋单元门前也都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小区大门和单元楼门相结合,有效防止外来人员非法进入,防止尾随,为小区住户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此外,人脸识别门禁、人脸抓拍相机等设备抓拍的人脸图片将传输至公安平台应用,便于提高联防联治水平和小区安全防范及综合治理能力。
为方便小区租户生活,公租房公司还采取人性化措施。除了承租人以外,如果是夫妻、未成年子女等直系亲属,只需提供关系证明材料,按程序采集录入人脸信息,也能与承租人一样可以“刷脸”正常进出小区。但如果是“同住人”,比如男女朋友、老年人保姆等,与共同申请人登记有所区别,则需向物业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及承诺书,经物业服务中心核实确认后即可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少数人借“同住人”钻空子,同住人需每半年重新采集信息一次。承租人需在申请时间到期前,向物业中心提出展期申请,每次展期申请时间为6个月。(吴劲松)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