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 云南龙陵摘帽不松劲攻坚再出发

2020年06月19日20:44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保山市龙陵县自实现脱贫摘帽以来,不断结合实际探索特色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防贫预警监测机制、“电商+”模式等,构筑起产业扶持、政策保障、保险救助等防贫保障网,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特色产业稳定增收

仲夏时节,走进龙陵城乡,远山如黛,近山葱茏。依山缠绕碧玉带般的茶园,回环有致的核桃林、褚橙园,绿波涌动的标准化农田、石斛大棚连绵……起伏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息扑面而来。

今年夏茶开采以来,在勐糯镇沟心寨村的茶园里,每天都有上百人在茶园里采摘青茶。“我家有10亩茶园,每天找5个小工采茶每个小工有100多元的收入,每公斤鲜叶销售价2.5元,剔除生产成本,这季茶有2万多元的收入。趁雨季再扩种5亩大叶种茶,多挣点钞票,虽然摘去了贫困帽,不拓宽增收门路就也可能返贫,咱再也不愿过贫穷的日子了。”村民匡福浩乐呵呵地边算收入账边谈下一步打算。

目前,生态茶叶成为龙陵农民的“绿色银行”,全县茶园采摘面积达近10万亩,产值6亿余元(含加工增值),带动5万余名农民增收。

为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龙陵县开展“七个提升”行动,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五大工程。

龙陵县按照“稳粮、优经、壮新、强龙头、带农户”思路,围绕粮、烟、茶、畜4个主导产业和干水果、石斛、中药材等N个特色产业规划,持续推进壮大特色产业稳增收。种植石斛1000万平方米,年产鲜3600吨,产值5.1亿元;养殖能繁母牛及肉牛8.5万头,出栏3.4万头,产值2.5亿元;养殖黄山羊6.7万只,出栏4.8万只,产值0.5亿元。持续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稳增收,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56家。

在镇安镇邦别村千亩连片的芒果园里,村民施洪碧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采摘芒果,他小心翼翼地将套有保护袋的芒果放到水果筐上,“这批芒果出口俄罗斯质量要求很高,得小心对待不能砸了潞江坝邦别芒果的牌子。今年芒果价格不错,以品种质量计价,产地交货价每公斤7元至11元,我家20亩芒果少说也有18万元收入。”施洪碧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在政府扶贫政策扶持下,贷款5万元种植优质芒果20亩,2018年,施洪碧家销售芒果收入达8万元,全家靠种芒果脱了贫。去年又扩种芒果11亩,3年后又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产业选得准不准、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脱贫成效。龙陵坚定不移围绕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布局,扎实抓好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化水平,稳住农民持续增收“压舱石”。

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专业合作社467个、专业协会8家、电商企业(服务站)200余家,扶贫“大嫂车间”1000多个,吸纳20余万农民加入到产业链中。依托龙头企业和种养加工业大产发展生产,增加了收入。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既经营“车间”,又经营“田间”和“村村有业主、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的巩固脱贫成果的路子。

农特产品搭上电商快车

“你看我们邦别的芒果长得多好,每天交易量达50多吨,产品销售到北京、上海、郑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还出口到俄罗斯呢!”镇安镇邦别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押顺,在农副产品物流服务站里指挥运货的车辆,前来出售芒果的农民络绎不绝,讨价还价声、过磅声、唱数声不绝于耳,电商服务台前,一笔笔线上交易正在进行,一车车芒果发住全国各地。去年6月,邦别社区多方筹资303万元建盖了占地10亩、建筑面种1200平方米且设施配套的农副产品物流服务站,有效解决了毗连邦别的龙陵、隆阳两县(区)10多个村(社区)农副产品交易难。

长期以来,农产品信息不畅,销售渠道单一,导致龙陵大量农产品“藏在深闺人未识”,制约了农民增收。

龙陵县积极拥抱互联网,让农特品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销往全国各地。2016年10月,龙陵县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农村淘宝”;2017年10月,实施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在全县建成10个乡级站、75个村级服务站及仓储物流点(贫困村47个),县级服务中心及仓储物流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发展电商企业76户、网店680个,有“村小二”1000余人,实现了农村电商全覆盖。通过“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村小二’+农户”,把电商与“一村一品”网货基地、村级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相结合,量身打造电商平台。建立了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四通一达”、顺风等物流站点基础上,积极联系菜鸟物流、邮政快递等企业,开通了电商“直通车”,实现村村有物流。全县121个村(社区)实现了宽带网络全覆盖,疏通了农村信息流通通道,确保农户购销有保障,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快、卖得好。去年,全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2.3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1.2亿元,带动就业64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00余人。

随着抖音、快手等平台兴起,龙陵县的电商团队开始改变过去的思路,重新审视市场调整战略,在主攻直播、保证原有客源的同时,涉足抖音领域,开发新的消费者群体。今年5月以来,龙陵县举办了两次副县长直播带货,推介了龙陵的紫皮石斛、野生蜂蜜、石斛保健酒及龙陵的抗战文化、黄龙玉文化、温泉养生文化等。各平台总围观人数310万余人,直播期间总销量达71万余元。全县数百名“网红”通过触网直播的方式,让农特产品实现“云上销售”,利用手机直播带货,向全国网友推介销售农特产品。

制度保障防止返贫

因为肺心病,镇安镇镇北社区村民赵银果到保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用31438元,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报销后,自费7750余元,刚刚脱贫的一家人又陷入困境,存在返贫风险。去年,社区“两委”把赵银果纳入低保对象,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龙陵坚持“未贫先助、未贫先防”思路,全方位构筑起因病、因灾等致贫、返贫的防线,探索形成了稳定长效的防贫预警监测机制,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从“治贫”到“防贫”的转向和提升。

“政策‘保障网’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实施这类保障后仍然处于困境,就按照防贫预警机制实施第二道社会救助;对相关政策保障和社会公益扶持后,仍无法达到现行扶贫标准的对象,及时启动防贫保险救助项目。同时,将继续加强对‘脱贫不稳定的贫困人口’和‘建档立卡之外的边缘人口’的摸底监测、动态预警管理。通过防贫‘三张网’,筑牢起返贫的防线。”龙陵县扶贫办主任毕红安介绍。

龙陵县深入实施住房质量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安居水平。6月底前4362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旧房彻底拆除,迁出区复垦复绿全部完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100%的32种大病实行专项救治、100%纳入医疗救助、100%纳入政府兜底保障对象的四个“全覆盖”。194个家庭医生团队724名医生共签约10.59万人,做到建档立卡对象全覆盖。多方筹资为全县农村居民户购买一份防贫救助保险,有效防止因病、因灾返贫等情况发生。

腊勐镇新和村年近七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锡顺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老伴患慢性病常年与药罐为伴,儿媳患风湿病不能干重活,两个孙子在上学,全家只有儿子一个劳动力,为了给家人看病,欠下了一大笔外债。经过代缴医疗保险、申请扶贫产业救助、残疾补贴等兜底政策支持,20019年,赵锡顺转为继续享受政策的正常脱贫户。然而2020年初,赵锡顺的老伴因病住院的花销让这个家庭再次陷入困境。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走访中了解到上述情说后,经过镇村两级认真研究,决定由政府、包联单位和有关部门共同出力帮助赵锡顺家,分配给他家3个低保名额,扶持赵锡顺家发展家庭养殖业,建盖了畜圈,养殖毛驴3头、能繁母猪4头,种植玉米、豌豆7亩,生活有了希望。(雷 华)

(责编:朱红霞、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