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评价需破除“一刀切”

2020年06月15日14:23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当前,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人才评价分类改革,在精准识才用才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一些地方人才评价导向还存在重“行政”轻“市场”、标准重“定量”轻“定性”、机制重“评价”轻“管理”等倾向,既阻碍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碍人才的大量涌现和脱颖而出。针对人才评价的“枷锁”问题,要借鉴深圳经验,破除“一刀切”标准,让繁文缛节束缚无处遁形,为人才创新打造“自由空间”。

破除“唯学术论”倾向。针对过去人才评价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问题,要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建立以科技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实际贡献,分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破除唯学术论,解决好片面将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数量等直接挂钩的做法,树立重实干重实绩导向,调动各类人才干事积极性。

破除“单一评价”倾向。针对不同领域人才使用需求,要按照社会认可、业内公认的要求,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鼓励委托第三方采用考试、考评结合、个人述职、答辩面试、实践操作等方式,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人才评价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评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精准性。惟有通过合理下放评价权限,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评价职能,才能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管理服务体系,营造“靠实力说话”“人人皆可成才”的干事环境。

破除“重评轻用”倾向。针对人才评价存在的机制重“评价”轻“管理”,要树立“谁用人、谁评价”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改革,将职称评审权限下放至县(市),用人单位(或县级主管部门)自主评价,形成“业内自主、谁用谁评”的工作机制。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可放宽学历、资历、年限等要求,重点考察企业家推动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能力和贡献。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要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评价方式,加大实际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的评价权重。

治国安邦,人才为要。推动改革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既呼唤“群贤毕至”,也需要“择天下英才而用”,更要让人才“百花齐放满园春”。只有去除行政化倾向,坚持市场化推进,才能解放和增强人才的创造活力。(盘得胜)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