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给政治掮客可乘之机

2020年05月09日15:32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官场“忽悠”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本质是贪图虚名、弄虚作假、为自己谋取利益。5月7日晚,云南卫视播出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苏洪波》,这部专题片反映了官场上政商关系的“亲”“清”关系尺度没有把握,导致后面产生了诸多问题,实际上就是给忽悠文化占据了市场。笔者认为,要铲除政治掮客滋生的土壤,根除政治掮客现象,就是要着力解决形式主义,从根子上铲除忽悠文化滋生的土壤。

擅长忽悠者是对社会文明的挑战,对社会诚信的戕害,不言而喻,更是与实事求是背道而驰。当前,一些地方忽悠文化依然有生存空间,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导致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权力观扭曲,他们缺乏道德底线,往往表现为利益瓜葛,你吹我捧,阿谀奉承,遇到上级领导报喜不报忧,为了私利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都敢干,为群众办事往往打折扣,忽悠社会和百姓。产生忽悠文化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另一方面是防范忽悠行为的机制不完善。

根治忽悠文化滋生土壤,需要拿出“啄木鸟”精神,通过惩罚并举,下大力气整治,让忽悠者难逃处罚,让实干者晋级上位。一方面,要明确干部考核标准。干部工作做得怎么样,不应该只听上级评价,还要听取群众的意见,要将人民满意度摆到和GDP、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考核指标同等重要的位置。针对数据造假问题,统计部门要结合“智慧党建”,利用数据分析,通过网络监督的运用和规范,建立健全官员数据信息收集、研判机制,提高监督效率和准确性。组织部门要广开言路,多渠道收集信息,听其言、观其行、考其绩,断绝官员忽悠上位的途径。银监部门要把官员忽悠与官员的信用评价相挂钩,对有忽悠史的官员纳入“黑名单”,让其无法立足,从根子上根治忽悠文化。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干部脱颖而出,淘汰没有真才实干、靠忽悠上位的官员。

好风气成就大事业。根治官场上的忽悠文化,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唯有下足“绣花功”,用心用力抓整治,让忽悠文化没有市场,让忽悠者没有前途,才能让人人应诺、一诺千金成为官场的自觉行为。(盘得胜)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