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澜沧:走出科技扶贫新路子

2020年04月20日21:5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供图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与缅甸毗邻而居,这里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超过6亩,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4倍;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林业用地面积960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3.24%,生物多样性富集,处处是绿水青山。

同时,这里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全国“直过民族”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全县共有贫困村156 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290户210410人,是云南省、普洱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建设起步晚,社会发育程度低,广大干部群众综合素质偏低,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导致大量资源禀赋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仍然延续着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贫困人口中因缺技术致贫的高达57.6%,出现了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的尴尬局面。

2015年,中国工程院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对澜沧县开展定点帮扶,先后组织200余人次的院士,数以百计的专家深入澜沧把脉问诊、开具良方,紧扣澜沧素质性贫困和产业发展短板,与澜沧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共同确定了科技扶贫目标定位,通过院士、专家的人力智力帮扶,大幅度提升扶贫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当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国内顶尖的院士专家与澜沧的边境、贫困、“民族直过区”相碰撞,在中国西南边陲一隅悄然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突破常规、传统的巨变中,“产业+技能”科技扶贫“澜沧模式”应运而生并示范推广,在青山绿水间走出了科技扶贫的新路子。

供图

抓实素质提升,解决了“不会干”的问题

借助中国工程院人力智力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科技创新教育和实用科学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各级干部、本土人才、农民群众科学素质。

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通过选派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开办澜沧县脱贫攻坚决战冲刺大讲堂,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等多种形式,在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同时,提高对科技扶贫工作的重视度,坚定通过科技力量加速脱贫步伐的决心。

建设本地科技人才队伍。澜沧县共派出410人次农技人员全程参与院士专家团队的技术示范推广,边学习、边生产、边培训、边实践,不断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业务技能,逐步解决澜沧县科技人员业务技能不强、专业知识老化、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完善覆盖全县科技扶贫第一线的科技扶贫特派员人才配备,壮大与稳定本地科技人员队伍,为澜沧储备了充足的本土科技人才力量。

培育新型农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为澜沧量体裁衣,委派朱有勇院士团队进驻澜沧,创造性地在澜沧职业高级中学举办全日制院士指导班以及院士短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亲自授课,采用延安“抗大”的办学模式,以产业示范点为实训基地,边学习、边生产,确保最前沿科技能够运用实际劳动中。

产量最高的农户,还会得到朱有勇院士出资设立的奖学金以资鼓励。自开班以来,陆续开办了冬季马铃薯、蔬菜、林下三七、中药资源、茶叶、畜禽养殖等方面实训课程,面向全县各乡(镇)招生并已培养1500名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学成返乡后,成为当地科技脱贫的骨干,像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

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科技扶贫成果由西南边陲走向祖国心脏,架通了云南优质绿色食品与北京大市场紧密对接的桥梁。石兆生摄

注重精准发力,解决了“怎么干”的问题

朱有勇院士长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的研究,一到澜沧,他就带领团队对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对症施策,将当地缺什么和有什么有效结合起来,根据澜沧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寻找突破点,找准了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新方向,确定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科技扶贫思路。

在院士专家的精心指导下,澜沧县制定了《澜沧县科技扶贫示范县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找准科技扶贫的切入点,大力实施产业发展、素质提升、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输出、健康扶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六大科技扶贫示范行动工程,推进科技进企业、进田间、进学校、进村寨等“四进”和科技型企业、科研平台、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和团队、科技项目等“五落地”,创新科技扶贫新机制,打造科技扶贫“试验田”。

林下三七种植。(供图)

聚焦产业扶贫 ,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

朱有勇院士团队经过全面调研和精准分析,与澜沧县委、县政府共同确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即立足本地光热水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土地、林地等闲置资源,结合中国工程院智库优势,将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大力培育符合澜沧实际、符合市场需求、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为重点的脱贫致富产业,带动农民群众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科技运用转变。

在推进产业扶贫中,采取“政府+企业+科技人员+农户+社会组织”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即地方党委政府抓统筹、抓监管,企业出资金、找市场,院士专家出技术、出标准,农户出林地、出劳力、获得报酬,协会、合作社负责行业协调。

这种模式构建了政府、企业、专家、农户等各方之间的资源利益连接机制,让各方的积极性都能在产业中体现,具有示范、复制和推广的意义。

特别是在充分考虑澜沧境内有20万亩退耕还林思茅松林,且与三七之间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实际,制定了《澜沧县林下有机三七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澜沧县加快发展林下有机三七产业的实施意见》,坚持规划控制、坚持严格审批,严格种植标准、严格基地管理,做到“三防两不准”(防火、防鼠、防盗,不准施用一粒化肥、不准使用一滴农药),维护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安全有序,确保林下有机三七产业健康发展。

澜沧县计划到2028年,发展林下有机三七种植规模达20万亩,建成种植规范化(GAP)基地15个,林下有机三七干品年产量1000吨,年收益达20亿元,带动脱贫1万户3万人以上,带动农户致富5万户15万人以上,真正把林下有机三七产业培植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把澜沧打造成“林下有机三七”之乡。

党支部换届选举。(供图)

彰显科技力量,解决了“怎么富”的问题

通过大力推进科技扶贫,培养了一批面向市场的实用型人才、本地创业人才和新一代农民,提高了群众的劳动技能, “输血式扶贫”加速转变为了“造血式扶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使得科技培训在长效扶贫脱贫过程中的助推作用日益明显。

推广了一批新技术。自2015年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在澜沧推广了一批新技术,其中林下有机三七创新技术和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是两项具有代表性新技术推广成果。林下有机三七创新技术是院士专家针对雨林山岭区的森林资源,把林下生态环境与三七生物学特点相耦合,创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下有机三七技术体系。

培养了一批乡土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围绕科技扶贫的发力方向,淡化学员的学历和年龄等条件,从全县20个乡(镇)招收有能力带领亲戚朋友和村民脱贫致富的农民为技能扶贫班的学员,开办院士专家学员班,亲自教授学员选择良种、整地理墒和栽种技术,施肥、浇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采收产品分级包装及市场营销技术,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把教案融入技术训练中,把讲授引入市场营销,培养乡土人才,带领周边村民脱贫。

示范了一批技术样板。自2015年以来,院士专家示范了一批科技成果的技术样板。2015年在竹塘乡李召梁子和高风刮两个地点试验了5亩林下有机三七,当年试种成功;2017年在老炭山村委会老章寨村民小组示范了120亩林下有机三七,在大塘子村上扎艾村民小组示范了340亩,在东主村老缅寨村民小组示范了74亩;2018年在老炭山村4个村民小组示范了1250亩,在大塘子村下扎艾示范了150亩,在东主村老缅新寨示范了250亩,在糯福乡和大山乡示范了500亩,共建立了11个林下有机三七科技成果的示范样板。

培育引进了一批科技企业。院士专家通过科技创新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了科技产业,提高了产业的科技含量,造就了更多商机,从全国各地引入一批科技企业到澜沧落户。

朱有勇院士团队通过“三证”管理监管模式引入了一批扶贫企业在全县多个乡(镇)选点试种,三年的三七亩产量在50到80公斤,地上部分的茎和花亩产在20到30公斤。

目前,全县共有9家企业实施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全县共试验、推广种植思茅松林下有机三七7305亩,预计产值5亿元以上,能够有效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了一批村寨。通过租赁林地、为企业管护林下有机三七,成功实现脱贫。小广扎的三七基地中,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的科技指导所形成的15%股份也归村民所有。三七销售后,农户可获得15%的分红。按照每户农户出租、管理10亩林下有机三七计算,第一年农户户均可收入2.86万元;第二年户均可收入9.86万元。两年下来可为每户农户增加收入12.72万元,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企业扣除每亩1.2万元的成本后,可通过销售三七花、三七茎秆和叶片、三七根,实现每亩5万元的收入。(木胜玉)

(责编:朱红霞、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