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威涛:在创新中不断拓宽戏路(艺术生涯·“梅花”这样绽放⑧)

梅 生

2020年04月16日09: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茅威涛:在创新中不断拓宽戏路(艺术生涯·“梅花”这样绽放⑧)

  茅威涛出演《寇流兰与杜丽娘》剧照。

  去年深秋,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从艺40周年之际,收到一份颇具象征意义的珍贵礼物:中心造型为一只巨大蝴蝶的小百花越剧场,在西湖之畔落成。百年越剧,终于结束了没有专属剧场的历史,似要跟随蝴蝶翩然飞向未来。

  新年伊始,由茅威涛担任出品人、郭小男编导的江南民调新版《三笑》,在越剧场正式亮相。这部作品借助多媒体与高科技,将“唐伯虎点秋香”的民间故事重新包装,并尝试从吴越文化共有属性入手,将江南小曲、吴地民歌、流行音乐等融入越剧。这是茅威涛越剧创新之路上的新标识。这出戏,有褒奖,也有质疑。

  20多年来,茅威涛经常面对类似的争议,她没有因此畏手畏脚,反而越战越勇。她认为,越剧如果只有一种样态,天天唱着“公子小姐相见欢”迎合固定的人群,将来的命运只能是成为博物馆的展品。为了让越剧像所有活跃艺术门类一样,拥有多样化的生态,茅威涛、郭小男伉俪努力突破传统题材,寻找新的表现手段,还跨界出演武侠电视剧,走进综艺节目,在虚拟的游戏世界收坤生徒弟,不遗余力地推广越剧。

  看起来, 茅威涛着实“不安分”。然而,回顾越剧发展史,茅威涛每一次创新的跨步或转场,其实都在老老实实听祖师爷的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嵊州乡野走出来的越剧,在上海成为“摩登”,是因为它敢于从话剧、电影、昆曲、文学等中吸收养分,不为风花雪月的题材和一桌两椅的模式所囿。“越剧皇后”姚水娟排演《李师师》时,曾将电影布景的概念引入舞台。袁雪芬从好莱坞电影和话剧中取经,改变服装、化妆、造型令自己焕然一新,还受时事感召创排了由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让越剧与时代接轨。

  中国传统艺术与地方戏曲样式,在现代社会如何创造性转化和传播?茅威涛与郭小男这些年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排的《陆游与唐婉》《寒情》《藏书之家》《春琴传》《寇流兰与杜丽娘》等一系列作品,融入了莎士比亚的剧作成分、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电影蒙太奇手段、音乐剧的表演节奏,不断地丰富和拓宽越剧的题材与形式。

  茅威涛不断突破的目的,是想把越剧重新拉至大众视野,吸引更多年轻、陌生的目光。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增加的新粉丝队伍渐成规模,并且年龄层由“80后”过渡到“00后”。

  为茅威涛的突破叫好的,还有业界专家。她曾“梅开三度”,除了1985年首次获梅花奖时演的是传统越剧《汉宫怨》,1994年获“二度梅”凭借的《西厢记》《陆游与唐婉》、2007年“三度梅”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创新了的越剧。在自己的戏路上,茅威涛更是屡屡突破观众对她的认知。《西厢记》等传统戏中的“俊秀小生”,《孔乙己》里剃光头发扮一回落魄书生,《二泉映月》里又披上长发戴上墨镜成了瞎子艺人……甚至,还在《江南好人》中“跨行当”演了一回旦角。

  身体力行革新越剧数十年,茅威涛深知个人力量的有限。越剧未来门庭,应该交给新生代来壮大。她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人才,如今,小百花能够挑起大梁的演员团队,已经由茅威涛、何赛飞等第一代“五朵金花”,绵延到第四代的“90后”演员。新版《三笑》,便是由一众年轻“小花”出演。这是茅威涛切身践行文旅融合发展的作品,她希望通过驻场演出的磨砺,帮助越剧进一步打破观众群体的年龄与地域藩篱。毕竟,曾经风靡全国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证明越剧具备大众传播能力和魅力。

  去年年底,越剧尹派艺术创始人尹桂芳迎来百年诞辰。茅威涛作为尹派弟子,遍访越剧发展史上的关键地标,最后来到上海拜访恩师故居与陵园,表明了继续创新的决心。为了越剧的多样化生态,她愿将“不安分”进行到底。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