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民警方: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为何能达到99%

2020年04月14日15:51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随着辅城新区建设战略的推进,云南省富民县迎来重要战略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在此情况下,富民县公安局摸索出一套“三四三”工作法,通过做好“三类人”,说好“四种话”,算好“三本帐”,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2019年以来,通过“三四三”工作法,富民警方排查矛盾纠纷1291起,化解矛盾纠纷1279起,调处成功率达99%,实现“民转刑、民转命”案事件“两零”目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满意率达94.51%。

关键词:做好“三类人”

做好“三类人”,即当好“明白人”,当好“实在人”,当好“热心人”。当好“明白人”,是指在调解纠纷过程中,民警适时将调解由“面对面”变“背靠背”,起到“降温熄火”的作用。当好“实在人”,主要指“3+1”矛盾纠纷合作调解法和“2+N”工作模式,前者即1名司法调解员、1名村(居)民代表、1名村治保主任与民警联合成立合作调解工作组,后者即发挥村(居)委会、村组干部的经验和威信,在矛盾纠纷当事人面前真诚相待,不说空话、套话,处理双方纠纷时不越公平底线。

辖区大营街道的毕某与毕某某因饮水工程发生纠纷,多次调解无果,辖区派出所多次协调街道办、村委会、村组干部参与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自愿达成协议。

当好“热心人”即针对纠纷双方,民警耐心倾听,让双方卸掉包袱,然后找准调解关键,以平衡双方利益关系为着力点,促进双方互谅互信、交流沟通。

关键词:说好“四种话”

说好“地方话”。在化解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矛盾纠纷时,富民县公安局指派具有语言优势的民警介入,通过拉家常的方式疏导劝解。东村派出所在调解一名彝族农民工因工伤与施工方发生矛盾纠纷的过程中,由于当事人不懂汉语,派出所安排一名彝族民警参加调解,一对一建立开放调解室。通过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说好“暖心话”。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情绪通常焦躁不安、冲动易怒,针对这一心理特性,民警巧用“高压锅”原理,先撤底气,再揭盖子。罗免派出所在调解村民李某某与村干部毕某某的矛盾时,因事发时双方均喝了酒,一言不合,发生撕扯,民警待双方酒气有所缓解后,客观指出双方错误,两人最终握手言和。

说好“内行话”。调解纠纷时民警注意用语规范,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自我反省。在当事人自我反省的过程中,民警阐明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说好“圆场话”。纠纷调解中,民警为当事人“搭梯造台”。城关派出所民警在调解辖区一学校保安在值班过程中死亡的事件时,家属到场后情绪激动,民警察言观色,为当事人“搭梯造台”,最终保安公司与家属达成赔偿协议,保安公司还当场支付了赔偿费用。

算好“三本帐”

算好“法律帐”。矛盾纠纷发生时,民警以“提告单、警告单、回告单” “三单制”为载体,向双方当事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讲明解决自身利益诉求需经历的各种法律程序,以及不遵循法律法规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使当事人不敢、不愿挑起争端。

算好“经济账”。把握各类矛盾纠纷大多与经济利益关联的关键点,富民县公安局引导企业、涉事群众算清违法犯罪行为可能产生的各种费用,让企业、涉事群众理性思考,减少矛盾激化几率。

算好“人情帐”。针对辖区群众重人情、讲关系的特点,在纠纷双方当事人犹豫不决时,民警引导双方增进理解、信任。家住城关派出所辖区的袁某某和吴某某系隔壁邻居,双方因房屋地界问题一直存在矛盾,派出所民警找准矛盾关键所在,引导双方当事人算好“人情帐”,双方此后再未发生过纠纷。(程浩)

(责编:薛丹、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