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新房 拿薪金 置新业

云南省陆良县马街镇金家村脱贫攻坚见闻

2020年04月09日14:5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供图

4月上旬,走进到云南省陆良县马街镇金家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建的房屋设计新颖、布局合理,不仅有文体小广场外,还配套建有停车场,同时实施了大面积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俨然像一个高档小区。脱贫攻坚带来的改变和成效,直观地呈现在眼前。

住新房——易地搬迁展新貌

今年54岁的建档立卡户王美莲自小双目失明,丈夫也因患癌症去世多年,大女儿外嫁,小女儿刚上大一。王美莲家原先居住的老房子只有20多平方米,是上个世纪30年代建盖的土坯房,阴冷潮湿,破烂不堪。2017年底,她们母女俩搬进了政府兜底建盖的漂亮小区房里。由于王美莲家属于兜底保障户,连房屋装修都是由政府统一出资完成的,没有花费一分钱。除此之外,政府还出钱采购了沙发、茶几、床、电视机、衣柜等家具,搬家的时候又专门派人送来了香油、大米和热水壶等生活用品。王美莲动情地说:“真没想到,像我家这种情况也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真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呀!”

据金家村党总支书记朱海林介绍,金家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107套房屋,其中建档立卡户安置房47套、兜底户12套、随迁户48套,项目直接受益460人。

供图

拿薪金——外出务工增收忙

过去,建档立卡贫困户朱建波家底子太薄,光靠盘着几亩责任田艰难地一家五口的生活开销。从2015年起,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指点下,朱建波也开始跟随一家土建施工队外出打工挣钱,虽然工作比较辛苦,加之施工地点不固定,但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每年收入大约在4万元左右。丈夫外出打工后,朱建波的妻子李仙也找了一份到蔬菜冷库打零工的活计,每天收入100元左右,并且当天就能领到工钱,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2017年底,朱建波家也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阳光,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房,用夫妻俩辛勤打工攒下的7万元积蓄进行了装修,屋里窗明几净,收拾得十分整洁。

据金家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金炳华认为,要催生和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促使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他介绍,目前,金家村的218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近就地转移的就有129人。

置新业——自立自强巧致富

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建东家的人工菌种植大棚,只见王建东正忙着采收食用菌。今年36岁的王建东,在种植大棚食用菌之前,一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四处打零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2017年,眼看村里好多人家依靠种植食用菌赚了钱,他开始萌发了种菌致富的念头,决定返乡创业种植食用菌。说干就干,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王建东一口气投资6万元建起了6个大棚,每年种植10万个菌包,每个菌包大约能赚五毛钱,一年工夫下来大概能够净赚5万多元。

陆良县委宣传部派驻金家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王斌感慨地说,金家村像王建东家这种依靠自身创业走上致富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要想真正巩固脱贫成果,只有发展产业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培植起了“造血干细胞”,贫困户增收致富的路也才会走得稳当、走得久远。(顾贵明 马锦玲 陶珊 文/图)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