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老照片引出的英烈故事

2020年04月07日08:24  来源:保山日报
 
原标题:几张老照片引出的英烈故事

9连官兵和李成文父母合影

英雄的母亲

为乡亲们打水

打扫小院

在年前报社组织的党总支活动上,全体党员参观了保山名人堂,聆听了工作人员对保山自远古以来,历史上所出现的70多位名人生平、突出事迹或特殊贡献的介绍。让我们再次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历史年代,以及党政军民等,把保山名人陈列在3个大堂里。每位名人塑有一米见方的石膏浮雕像,庄严肃穆;同样是一米见方的黑色花岗岩底板上用文字分别雕刻有中、英文的生平事迹介绍;塑像及说明悬挂在墙上,下有矮柜,陈列有一些实物。大家仔细地听着,认真地看着,不觉来到最后,那是李成文烈士的塑像。这是一张多么年轻的脸啊!我正沉思着。这就是我曾经相识的李成文!回家去翻开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底册时,这几张照片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回忆。

1986年1月,刚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某部驻防保山番号为35107部队(陆军11军93团),他们团有一个新闻干事名叫苏其欣,常给我们报社送稿件,因知道我曾经当过兵,并是他的同行,所以他也经常到我这里来坐坐。一天我跟他开玩笑:“我给你制造一个新闻要不要?”他说:“制造?”我说:“春节快到了,你团不是要搞拥政爱民嘛?保山就有个中央军委授予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他的父母尚在,应该到他家去看看……”苏其欣如获至宝!高兴地说:“你哪是什么制造新闻,这明明是一条好的新闻线索吗!”他说,他回去很快向领导汇报,让我等着他的消息。

苏其欣很快带来了消息:由本团9连进行野营拉练,到达目的地后,再去看望英雄的父母。时间定在下个星期六。这位英雄的名字叫李成文,是解放军某部1972年入伍的战士。他自入伍以来,表现积极,曾多次受到连营的嘉奖。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更是异常英勇。2月14日,连队新到一处,李成文参加侦察小组,在朦胧的夜里过河,突然近距离和越军的巡逻队遭遇了。眼疾手快的李成文,首先向敌人开了火,这一战斗单他就击毙敌人4人,光荣地立了3等功。2月27日的战斗是个攻坚战。李成文当任爆破组长。战斗打响后,敌人的火力十分密集,眼看着战友的伤亡,他心急如焚。他急切想炸掉敌人的碉堡,快速向前冲了数10米,不觉自己的左腿也中弹了,疼痛难忍。但他看到了战友曹永文血肉模糊地躺在碉堡的另一边,动弹不得,任凭敌人的机枪向外吐火舌。李成文什么都没有想,只见他拿起战友的炸药包,猛爬到敌堡下,双手把炸药包举过头顶按在射击孔上,拉响了火索。说时迟那时快,敌人的碉堡飞上了天,李成文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用自己的生命开辟了战友们通往胜利的道路。中央军委授予他“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英雄的家在施甸县小官市村,离保山城20多公里。我们如期开始了当天的行程。天蒙蒙亮,9连就全副武装地出发了。部队沿着320国道徐徐向南开进,他们自觉地分成两行,在公路左右,过田野,进村庄,鸦雀无声,显示出严明的纪律性;近两个小时,部队来到辛街以南,公路开始上坡了,为节约时间,部队走小路,小路难走,但负重不减,彰显了部队的优良传统。部队不单是走小路,还有一些战术动作要完成,时而隐蔽前进,时而急行军等等。我和苏其欣也有事情做了。我拿出相机抓机会拍摄着;苏其欣一会儿朝前跑,一会儿朝后走,为的是掌握第一手资料。好不容易原地休息了,这时炊事班开始准备做饭了。

这是一个靠近水源的地方,只见炊事班的同志,放下行军锅,不管三下五除二,挖灶的挖灶,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分工合作,井井有条。30分钟过后,大家就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了。我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但这次对我的感觉是:参加过实战的部队就是不一样!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来了小官市这个小山村。小山村四面环山,土地贫瘠,比较缺水,当地农户的生活还是很艰苦的。快到村庄时,远远看去,村外已站满许多人。一些学生模样的人,分作两边,显然是要夹道欢迎人民子弟兵。

部队也停止前进,整顿军容风纪,英姿飒爽地走进这个小山村。孩子们笑了,老人们笑了,全体指战员都笑了!

英雄李成文牺牲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件事,省地县各级政府都来慰问过李成文的父母,给予生活上的不少照顾,房屋修葺一新。刚刚临近他们家的大门,一块红色的大匾,上面雕刻有“英雄之家”四个金色大字,立即映入眼帘。一位慈祥的老人站在门边,她戴着紫红色的毛线帽子,身着一件蓝色对襟衫,深色裤子,加上黑色绣花围腰,虽然是小脚,也显得精明能干,那就是李成文的母亲。看到子弟兵来看望她们,她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全体指战员看望了英雄的父母以后,稍做休息,立即分为若干小组。有的帮助群众打扫卫生、整修道路,还有的挑着水桶,到不近的山下挑来清水。学生和小朋友们围绕着战士们不愿离开,缠着他们要听战斗故事。小山村沸腾了,到处热气腾腾,到处是欢声笑语,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

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部队开过饭后就要往回赶了。指战员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乡亲们,离开了小山村。大家衷心祝福英雄的父母生活得更好。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迎彩霞,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我们歌儿唱得好,夸我们枪法数第一……”9连的指战员们唱着《打靶归来》的军歌慢慢离开了。但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永远留在我心里。

“我们无论走得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名人堂解说员的解说词,也同样铭记在每个参观者心里。(赵从文)

(责编:薛丹、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