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投入运行不久,“中国天眼”即遭遇疫情冲击,不过,在众多科学家的合力呵护下,“中国天眼”在疫情期间确保了正常运行。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并认证的脉冲星达到114颗,加快进入科学产出阶段。日前,“中国天眼”又发现了新的脉冲星。
制定计划,通过云端进行远程观测,千方百计确保“中国天眼”的观测产出不停摆。疫情期间,由于不方便到现场,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进行云上办公。不过,远在贵州平塘的大窝凼里,依然有20多名科研人员坚守岗位,他们克服了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困难,确保了“中国天眼”的正常运行。
尽管在调试期间就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科学成果,但通过国家验收后,根据观测需求和运行情况,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还是对“中国天眼”进行了系统优化和升级。在陆续启动的脉冲星测时阵列、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巡天等五个重大和优先项目中,“中国天眼”观测总时长累积近1000小时,达到今年全年任务的三分之一。这些,都为“中国天眼”下一步的科学产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官方公布的最新成果是,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潘之辰等人利用“中国天眼”观测数据,在球状星团M92中首次探测到新的脉冲星。这是一个存在掩蚀现象的毫秒脉冲双星,其伴星质量大约是0.18倍太阳质量,处于主序星向巨星演化阶段。此次发现将极大促进在M92星团中的深度搜索,有望进一步丰富球状星团脉冲星样本,推进致密天体演化研究。
据悉,未来3年至5年,“中国天眼”的高灵敏度将有可能在低频引力波探测、快速射电暴起源、星际分子等前沿方向催生突破。(何星辉)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