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月17日
地点: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
记录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云南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危重症患者救治组组长 付朝江
付朝江(后排右三)与队友们在咸宁市中心医院前合影。(供图)
1月28日,作为云南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派驻咸宁市中心医院医疗组组长,我带领11名队员(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组成)进驻医院感染疾病科,与该医院的医护团队一起,开启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有很强的传染性及较强的下呼吸道致病率,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患者,病情变化较快。这些重症、危重症患者需要更高级别的诊治和护理,才能将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2月14日,咸宁市中心医院成为集中收治重症、危重症的定点医院,医院成立了感染危重症病区,我们先期进驻的12人,与新抵达的云南省第三批医疗队共81人,全面接管了医院的感染危重症病区。这里也随之成为咸宁市重症、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地方。
ICU里的患者病情瞬息万变,病情随时会突然加重。这里是医院离死神最近的地方,这里也是挽救生命的战场。
付朝江的同学为其画战“疫”像。(作者:普绍娟)
“立即抢救,准备气管插管、升压药、呼吸机……”
“立即心肺复苏,肾上腺静推、立即除颤……”
在关键时刻,我们云南医疗队的重症医护人员沉着应对,用自己掌握的重症医学知识和技能与死神顽强搏斗,每一项救治措施都做到了稳、准、狠。
ICU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面各种诊疗较为集中,有创操作较多,给患者气管插管、吸痰、留置胃管、留置鼻肠管等操作时,更会产生传染力极强的气溶胶,对我们医护人员而言,每一个操作都存在感染风险。
同时,ICU里面的大多数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意识不清,嗜睡、昏睡甚至昏迷,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帮助病人清理大小便,这些操作,医疗队队员需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操作,时间一久,护目镜起雾,布满水珠,给操作增加了难度。长时间戴N95口罩,脸上会留下深深的勒痕,密闭的防护服下,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天持续4-6小时不能吃喝拉撒。
在这样高风险的环境里,面对高强度的救治工作,我们云南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没有退缩,一直在咬牙坚持,只为患者能够转危为安,早日康复!
付朝江的同学为其画战“疫”像。(作者:王莎莎)
每天都在和死神较量,在ICU里演绎并诠释着至纯、至善、至真的美和感动,也见证着一个个生命奇迹的出现。
终于,3月17日,咸宁市最后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在咸宁市中心医院治愈出院,整个咸宁市新冠肺炎患者病例清零。
51天来,我们医疗组累计收治管理普通型患者36人、重症及危重患者34人,查看病人500余人次,远程会诊30余次。
战“疫”现场也是练兵场,在援助湖北咸宁期间,在咸宁市中心医院的云南医疗队(由云南6家医院组成)队员里,有24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材料,有7名同志在一线火线入党。
全国疫情逐渐向好,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符皓 整理)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