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第一天

2020年02月29日15:3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时 间:2月27日

地 点:湖北省武汉市

记录人:云南省第七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普洱分队队员 吴丽春

2月27日,武汉,阴转小雨。今天,是普洱市驰援武汉医疗队上岗的第一天,队员们纷纷进入隔离病房,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我要去的地方是武汉武刚二医院,我上P2班(12:00--16:00),得提前一个半小时去楼下等公交车送我们去医院。

10:30之前简单吃了早餐,不敢多喝两口水,尽管这样,我还是穿上了纸尿裤。由于医院物资有限,我自己还准备了一套能上岗的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武汉的大街上,路上车辆、行人稀少,没有了昔日的热闹。市民们停住了脚步,但我们却不能停。

我们这个班次有4个人,公交车司机放着音乐,我欣赏着车外的风景。以前的武汉,高楼大厦,繁华热闹,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而今天的武汉街头,来往的人和车却屈指可数。所有的店铺都关门,像是按下了暂停键,显得如此冷清。我的心情慢慢变得沉重,只想赶紧进入工作,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家,疫情早日结束。

12:00,我们穿好防护服,组员们来了一张合影,大家相互加油打气。进入病区,找到与我们交接班的护士,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交接。我们今天的工作主要是:测量生命体征,发放口服药,给病人吸氧,处理医嘱,病区消毒等。我们的护理记录是一个专门的本子,上面有患者床号、姓名,记录每个班几点测量的生命体征,有无特殊处理,一个总交班本,记录着每一班各个病人病情、特殊情况、特殊治疗、护理等。

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出现胸闷、头痛、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只要稍作休息,症状就会好点。N95口罩带来的不适,主要是把鼻梁处压得很痛,而护目镜则压得大家感到头痛。但最终,经过适应我们都坚持了下来。

由于防护服是不透气的,感觉里面的手术衣都被浸湿了,幸运的是,我们的护目镜没有起雾,安尔碘及洗手液擦拭护目镜这个方法非常有效,我们四个小时都没有出现视线模糊。

16:00,我们和接班者交接后,就可以下班了。脱防护装备是最关键的,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只能一个人进去脱,内有一名感控老师协助并指导怎么脱,而且墙上都贴了步骤图。不过,第一次实战,大家还是小心翼翼,一步一步慢慢来。

脱了口罩,我发现脸上全是N95口罩留下的深深压痕,不过这也证明,我们的N95口罩佩戴方法是正确的,是有效的。脱了防护服,按照流程换上自己的衣裤鞋子,然后离开医院。在出口处,由自己或同事相互帮忙,往全身喷洒酒精,才能走出医院,走向回酒店的专车。

18:30,我们回到酒店楼下。此时,我们需要间隔一米,有感控老师监督我们进行手消、换口罩、脱鞋套或给鞋底消毒,摘下一次性帽子,测量体温后,才可以进酒店大厅,再次消杀,脱下外套、外裤、外出鞋,换上清洁的鞋子才能回自己的房间。

回到房间,我们需要先手消,再脱口罩,换鞋子,手消才能进去。一进门就需要把在医院下班后换上的手术衣裤放进含氯消毒片的水里面浸泡消毒!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才能去洗澡,冲热水澡时间要大于30分钟。耳朵和鼻腔,要用生理盐水清洁或用酒精消毒,从细节去保护好自己。

一整套消毒下来,我终于可以喝上水了。此时,已是20:00,拨通亲人电话报了个平安。窗外风很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整理:虎遵会)

【专题聚焦】战“疫”日记——“我们一定能赢!”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