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坚持用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推动基层党建与改革发展有机衔接,与中心工作同向发力,推进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沧源县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推进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沧源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完成烤烟收购5.8万担,建成云南省最大年产1600吨CTC红碎茶生产线。以实施4个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建设试点项目和15个中央财政专项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为抓手,推进“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全县共有8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最高的达68.41万元,其余4个村(社区)均达5万元以上。
强化组织引领,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沧源县推动“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计划”编制规划落地见效,完成559个自然村“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编制工作,一个个有特色、有温度、有感情、可实施的乡村规划成果正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采取由下到上逐级推荐优化的方式,全覆盖选派自然村长644名,142名公职人员担任94个抵边自然村和59个“乡村振兴战略示范点”自然村长,按“1200元/年+”的补助标准对非公职人员进行补助。以选好“自己人”、办好“自己事”、当好“主人翁”为目标,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然村振兴理事会”运行机制,推进村民小组长、振兴理事会理事长、“自然村长”“三长合一”,进一步规范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动村(居)民破旧立新革陋习,不断提高乡村自治管理水平,沧源自治县成功列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和葫芦小镇两个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创建现场评定。沿边小康村、特色小镇、美丽县城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以“十进活动”为抓手,强化党建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紧紧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沧源县把创建活动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基工程、百年工程、亮点工程”和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细胞工程”来抓实,成功申报国家级和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各1个,2019年12月沧源县被命名为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王邦玲、陈学军)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