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西安大唐不夜城里被“误会”的喷泉吗?
去年国庆假期期间,不少游客冲着喷泉喊叫,认为水流会随着声音大小而变换。但工作人员解释,这根本不是“喊泉”,只是一个普通的喷泉。由于画风实在“搞笑”,此事还上了热搜。
如今,普通喷泉真的变成“喊泉”了。近日,该景区对这处喷泉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变成了真正的“喊泉”,每天还有互动体验活动,供游客“呐喊”。
“居然真改了”“真会玩”“莫名有点可爱”……从反馈来看,游客热捧,网友也颇为“受用”,认为被景区“宠溺”的感觉非常好。一个误会促成了景区与游客的巧妙互动,这个案例颇为有趣。所以,从中可以借鉴什么?
一方面,借力。对旅游业来说,加强宣传、完善“包装”是永恒的话题,借力推广也早已成为一种常态。但如何蹭人气,这可是门技术活。该景区嗅觉敏锐,乘势而上,把误会“弄假成真”——虽投入不多,但回报甚大,这样的巧劲儿值得鼓励。
另一方面,宠粉。当前,公众不断追求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旅游行业也不例外。不断推陈出新、增加玩法、优化产品,成了景区的必答题。而在优化产品时,以需求为导向至关重要。正如该景区所回应的:“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我们就把它改成‘喊泉’吧。”误会的背后有需求、有期待。而强化服务意识,持续从细处、小处着眼,完善供给,丰富体验,才能回应需求、提升人气。(夏振彬)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