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顺风车主的称呼是“师傅”吗?部分车主不喜欢这种叫法

2020年01月08日08:54  来源:云南网
 
原标题:你对顺风车主的称呼是“师傅”吗?部分车主不喜欢这种叫法

  基于“司乘关系平等”和“顺路共享互助”这两个本质特征,让顺风车有别于营运车辆,成为一种有平等精神属性和包容文化价值观的新兴出行方式。

  那么,对于车主和乘客而言,什么样的小举动最能体现这些礼仪风尚呢?恰恰是我们最习以为常、见面的第一声“称呼”。?

  1月7日,由中国交通报社,中国公路学会,城市智行研究院和嘀嗒出行联合主办的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上线第五期讨论,主题便是:“你对顺风车主的称呼是‘师傅’吗?”这个话题。

  称呼虽小,事关重大。如何称呼,展现了用户对顺风车属性,以及顺风车文化和礼仪的理解。集思会旨在从对“称呼”的集思广益入手,让顺风车车主乘客之间的沟通更加和谐与融洽,让更多人感受到顺风车文化的魅力。

  对顺风车主是否适合叫“师傅”?

  此次集思,针对“你对顺风车主的称呼是'师傅'吗?”这个议题,也给出了两个观点供用户投票选择。

  其中,不支持叫"师傅"的观点认为,顺风车主乘客之间不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而是基于顺路合乘的平等互助关系,而且车主和乘客一样都为上班族小伙伴。所以称呼顺风车主为先生,哥们儿,兄弟这类能体现平等关系的称呼更合适。

  而支持叫师傅的观点认为,人们都会称呼出租车司机、快车司机、专车司机、公交车司机为“师傅”,“师傅”是服务行业特定的一个尊称,所以称呼顺风车车主为“师傅”很正常。"

  在实际生活中,不少顺风车主表达了对师傅这一称呼的介意,表示虽然乘客无心,全程也很礼貌,但听到了还是会有些不舒服。另外,也有乘客认为,称呼其实会与年龄和地域文化有关。

  一个体现平等互助的得体称呼,会让对方感觉到心情愉悦,而互相尊重、包容和体谅也会随之而来,当然,能够体现双方平等的称呼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根据地域、风俗和人情的不同而不同。

  顺风车共治需德法兼具

  在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组看来,顺风车行业的健康和规范法治,需要社会共建共治,需要用户,政府,平台和学界的多方参与。

  而顺风车的健康发展,需要“法治”和“德治”兼具。一手抓顺风车行业的标准、规范、规则的建立和建设。一手抓平等包容,和谐友爱的顺风车文化,以及共享互助,低碳环保价值观的传递和塑造。

  嘀嗒顺风车一直不断探索和推动顺风车行业的标准、规范和规则的建立,同时也在积极的引领和塑造顺风车生态的文化和价值观。为此《嘀嗒顺风车合乘公约2.0》提出五大合乘礼仪规范——诚信、文明、友善、平等、和谐。

  而此次关于“称呼”的集思讨论,则将顺风车文化和价值观的探寻和塑造,进一步引向深入。

  事实上,顺风车内的文明建设,是关乎一个国家的公民道德建设之重大课题。如今,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以嘀嗒出行为代表的顺风车平台,是新时代出行文明以及良性顺风车文化的倡导者,在顺风车的德治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通过对合乘双方沟通礼仪的倡导,让平等礼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和谐友爱的顺风车文化,潜移默化成为更多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准则,从而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彭锡)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