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金沙水拍云崖暖 纳西石鼓柳林丰

2018年12月24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万里长江第一湾”美景(图:和仕武)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李璐颖)“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浩浩荡荡的金沙江奔腾而下,经过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陡然来了个大拐弯,形成“万里长江第一湾”的自然奇观。这里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石鼓镇柳林带局部图(图:和仕武)

从前这里的金沙江岸,柳树未成林,风吹一嘴沙。汛期一来,江水夹杂着泥沙,肆意冲刷农田。出于保护家园的考虑,自上世纪60年代沿线群众开始小范围种植柳树。之后政府扶持、干部带头,经过一代又一代种柳人的辛勤耕耘,滩涂聚“木”成“林”,如今,石鼓镇及周围镇子30公里左右的平缓流域地带中,有20公里的柳林成为江边农田的保护伞,也成为金沙江一道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11月24日,航拍被洪水冲刷后的柳林(图:李发兴)

11月的石鼓镇阳光明媚,一位皮肤黝黑、身穿羊皮坎肩的纳西族小伙笑脸盈盈地从阳光中走来:“看,我们种的那片柳林”。

种树7年,成活4万余株,这是这位当代种柳的青年代表、石鼓镇林工站站长和朝明及其团队的心血。

和朝明带领团队在江边栽种柳树

石鼓镇金沙江岸边种植柳林前后对比图

冬季防火、开春种树,是他们最重要的也是最普通的日常工作。起初,和朝明带着13位党员开始种柳树。2014年,玉龙县林业局在石鼓镇组建了一支20人的专业扑火队,和朝明就带着这个特殊的团队开始聚“木”成“林”。

石鼓镇金沙江岸边种植柳林前后对比图

种柳树说起来简单,但种活一片柳林绝非易事。2015年,和朝明栽下的3000多株柳树苗,眼见着生根、发芽,可一个雨季就冲走了他大半的心血。“虽然还是留下不少,但太心痛了”,和朝明皱着眉头说。砍柳条、泡水发根发芽、栽种……种了冲、冲了种,7年种下来,曾经的柳树苗现在已成林了,金沙江柳林的面积扩大了350多亩。

柳条泡水发根发芽后运到岸边种植

和朝明不仅身体力行,他意识到种柳成林光靠自己和团队是不行的。一有空他就跑到集市人多的地方做宣传,去周边学校开设保护母亲河专题课,组织学生体验种树,带动一切可以带动的力量参与到种植柳树保护母亲河的队伍来。

11月24日,航拍被洪水冲刷后的柳林(图:李发兴)

11月24日,航拍被洪水冲刷后的柳林(图:李发兴)

今年11月,金沙江堰塞湖泄流使石鼓镇多处受灾,而这些年种柳形成的柳林带有效地缓解了洪水的侵袭,减少了百姓带的损失。“我家种了50亩蒜,洪水淹了三分之一,还能收三分之二,如果没柳林挡着,还不全淹了。”村民杨丽英说。

11月24日,航拍金沙江岸柳林(图:李发兴)

成片的柳林,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沿岸亩良田不受江水危害,还把金沙江点缀得更加美丽。自然好了,风景有了,游客自然来了。“杨柳两行绿,水天一色清”的金沙江沿岸柳林带已成为新的景点,加上当地的红色旅游项目,每年来石鼓观光旅游的游客达10多万人次。

“哪能想到当年大家种的柳树,现在还成了旅游景点了。”来江岸遛弯的老人面露喜色。

11月24日,航拍金沙江岸石鼓镇(图:李发兴)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