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康養

專家談流感季如何科學應對

2023年10月12日08:2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專家談流感季如何科學應對

  正值流感季,多種疾病處於流行高發期,如何在秋季做好針對病毒性感染的科學防治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如何從症狀上區分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不同病毒感染的治療方案有何區別?流感疫苗該如何選擇?在哪些情況下應該盡快進行抗病毒治療?針對這些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陳美芳,帶來了流感季科學防治指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近日,我們的調查顯示,有19.1%的受訪者在出現流感或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狀后,不知是感染了新冠病毒還是流感。我們如何從症狀上區分到底是流感還是新冠病毒感染,或是疊加感染的情況呢?

  陳美芳:判斷是流感、新冠病毒感染還是疊加感染,在臨床症狀方面直接鑒別有一定難度,流感臨床症狀主要有:畏寒、高熱、乏力、肌肉酸痛、頭痛等全身毒血症狀,同時可伴有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狀。總體來說,全身毒血症狀重,呼吸症狀相對輕。而嗅覺和味覺異常是新冠病毒感染獨特的伴有症狀。早期鑒別和明確診斷,需要通過同時對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的抗原和核酸進行檢測。抗原檢測大家可以自行居家完成,但注意採樣需嚴格按照說明書完成,避免假陰性。因早期陽性率偏低,有的需連續多次檢測。如仍不能排除感染,則需要核酸檢測,因核酸檢測敏感性較抗原更高。后期可以通過抗體檢測來協助明確診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需要分情況治療嗎?

  陳美芳:抗病毒是治療及控制兩種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故兩者總體原則是應盡早抗病毒治療,越早越好。但兩者在治療上還是有一些不同。

  抗流感病毒治療,盡可能在48小時內,以減少並發症,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當然重症患者發病時間超過48小時的,依然可以從中獲益。

  對以下疑似或確診流感患者情況之一的應立即啟動抗病毒治療,不論是否接種過流感疫苗:1)因流感需要住院的患者,不論住院前的發病時間長短﹔2)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就診患者,不論就診前發病時間長短﹔3)門急診就診、病情嚴重的患者,不論發病時間長短﹔4)非重症型且無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應充分評估風險和收益,考慮是否給予抗病毒治療。但在流感流行季,為阻斷傳播,此類患者不論是否接種過流感疫苗,隻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應考慮抗病毒治療:A、有症狀的患者,與其接觸的家庭成員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特別是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B、有症狀的醫護人員,且常規治療�護理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患者(特別是嚴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流感病例符合以下情況之一時,診斷為重症型流感:1)持續高熱大於3天,伴有劇烈咳嗽,咳膿痰、血痰,或胸痛﹔2)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3)神志改變:反應遲鈍、嗜睡、躁動、驚厥等﹔4)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表現﹔5)合並肺炎﹔6)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7)需要住院治療的其他臨床情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可以口服抗病毒藥物預防流感感染嗎?

  陳美芳:可以,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奧司他韋或阿比多爾等藥物進行預防性抗病毒治療。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流感疫苗每個人都要接種嗎?

  陳美芳: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優先推薦以下重點和重症高危人群及時接種:A、醫務人員,包括臨床救治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B、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C、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人群﹔D、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E、孕婦﹔F、6個月-5歲兒童﹔ G、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H、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監管場所等重點場所人群﹔I、BMI大於30kg/㎡的人群。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如何選擇流感疫苗?

  陳美芳:《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中提到,我國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價滅活疫苗(IIV3)、三價減毒活疫苗(LAIV3)和四價滅活疫苗(IIV4)。滅活疫苗分裂解疫苗和亞單位疫苗,可用於≧6月齡人群接種。三價減毒活疫苗,用於3-17歲人群。

  從接種劑次上來說,對於流感病毒滅活疫苗,6月齡-8歲兒童,如既往未接種過流感疫苗,首次接種時,應接種2劑次,間隔≧4周﹔2022-2023年度或以前接種過1劑次或以上流感疫苗,則接種1劑次﹔9歲及以上兒童和成人無論是否既往接種過流感疫苗僅需接種1劑次。對於流感病毒減毒活疫苗,無論是否接種過流感疫苗,僅接種1劑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為預防疊加感染,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需要同時注射嗎?

  陳美芳:結合世界衛生組織關於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同時接種的建議,並結合國內外研究進展,《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建議18歲及以上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務時,在兩側肢體分別接種滅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歲以下的人群,建議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接種間隔仍大於14天。(孫山)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