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 | 我在景迈山与茶相伴

茶山翠色新
云海绿波涌
好生态
是云南与生俱来的“标签”
云海与茶山相依。澜沧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
千百年来
林茶共生、人地和谐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
是布朗族种茶祖先帕哎冷
留下的遗训
清晨的景迈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2023年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融入茶山
玉芭在火塘边为游客制作傣族烤茶。人民网 尹馨摄
景迈村委会芒埂寨村民玉芭推开家门
门外即是竹林
竹林连着茶园
玉芭家中世代种茶、采茶
寨子中的老人常说
“古树有灵,要懂得敬畏”
祖辈的智慧
在耳濡目染中领悟
让玉芭自发保护自然环境
申遗成功以来
村民们在保护古茶林的同时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玉芭将过去的茶叶仓库
装修改造成民宿
外观上保留了传统傣族寨子的风貌
2024年国庆节假期
民宿刚开业就迎来满房
玉芭当起了“讲解员”
向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景迈山的故事
希望大家也像当地人一样
爱护景迈山
“这是来自大山和古茶的馈赠,
让我们生活在‘云里雾里’还能挣钱。”
在这里
村寨是山的一部分
人成为山的守护者
因茶致富
因茶兴业
“人、地、茶、林”相伴相生
成为景迈山人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
2014年
在外工作三年的玉班回到了故乡景迈山
守着60余亩茶园
开了个小茶行
玉班在家门口做电商直播。人民网 尹馨摄
“景迈山在我心中的地位无可比拟”
景迈山人坚持
“山上保护、山下发展、茶文旅融合”
的发展思路
玉班按照祖辈的习俗管理茶园
不砍林中树木
不带走枯树落叶
不过于密集地种茶树
……
这些年
当地政府又实施了一些保护茶林的规定
不施肥、不打药
传统习俗和现代法规相结合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茶树
目前
景迈山森林覆盖率达83.14%
3.3万亩生态茶园获得有机认证
2022年
玉班做起了电商直播
“大家好,我是景迈山的玉班”
这是她每次直播的开场白
一年多的时间
观众越来越多
最多时直播的营业额能达到50多万元
新的销售模式
延续着景迈山人
对茶山的自豪和自信
不仅保护了景迈山的生态环境
也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好茶
更有独特的制茶方法
这不仅是对景迈山自然生态的认可
更是对其深厚文化底蕴的传承
景迈山人擅长用时间赋予茶叶山的味道
“制茶要遵循古法,像山一样思考”
哎江正在制作布朗族酸茶。人民网 尹馨摄
对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哎江来说
手工采摘
开水烫青
反复揉捻
存入竹筒
用芭蕉叶密封
最后埋于地下
每一筒布朗族酸茶都蕴含着古老的山语
在泥土里静待120天
任时间消解气味中的生涩
磨平口感上的烟火气
最终转化为混合着蜂蜜与兰花香味的丰盈
在热水的滋养下
一杯酸茶
泡出一座山的原生态韵味
也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
对土地的眷恋
对自然的景仰
对传统的坚守
“布朗族种茶、爱茶,日日离不开茶”
哎江对布朗族酸茶的手工制茶技艺
有着不一样的“固执”
每一个步骤
不容改变、一丝不苟
这种尊重自然、顺应天时理念
推动人与自然良性互动
成为文化和情感
新的载体
融于日常
写作传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