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月 雲南天保口岸進出口貨值43.6億元
2025年09月30日16:28 |

近期,26.4噸泰國鮮龍眼經昆明海關所屬天保海關監管順利入境,這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天保口岸首次入境泰國龍眼,也標志著該口岸向“互聯互通、互利共贏”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天保口岸與越南清水河口岸隔河相望,是中國通往越南及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陸路通道,去年八月,佔地470余畝的天保口岸國際貨場啟用,讓口岸日均通關量從150輛次躍升至1500輛次。
天保國際貨場。
如今的貨場,智能卡口、無人值守稱重系統高效運轉,水果、糧食等指定監管場地有序分布,口岸首個公用型保稅倉庫串聯起“通關、保稅、加工、物流”完整鏈條,為跨境貿易搭建“黃金通道”。此前,天保口岸因缺乏大型多功能貨場,生鮮貨物滯留成企業難題。麻栗坡某邊貿有限公司業務負責人馬涯感慨,過去榴蓮檢測需送昆明,一周才出結果,如今在文山本地48小時就能完成,檢測成本節省30%,企業再無滯留顧慮。
天保口岸全流程智慧查驗系統實現“兩場合一”,貨車通關時間壓縮50%以上﹔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的開通,更讓榴蓮等生鮮實現“零延時”快速通關。2025年上半年,天保口岸進出口總額突破30億元,其中榴蓮貨值達20.83億元,躍升為全國第三大榴蓮公路進口口岸。口岸經濟的蓬勃發展,也深刻改變了中越邊民的生活。曾經在路邊搭棚做生意的楊俊,如今搬進了中越農特產品交易市場,月收入超萬元,還能帶著中國特產去越南銷售,日子越過越紅火。
麻栗坡縣探索“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推動貨物交易模式轉變,降低邊民交易成本。目前全縣13家落地加工企業,將商品種類從4種擴至14種,魔芋膠、果干等遠銷各地,讓邊民共享產業鏈紅利。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天保口岸進出口貨值達43.6億元,同比增長107.7%。(王正委 文/圖)
來源:麻栗坡縣委宣傳部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