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新變化 消費迎機遇(大家談)

春節假期是消費旺季,也是觀察消費市場新動向、新變化的重要窗口。見一域而知全局,本期大家談,我們選編3篇來稿,透過身邊事和微觀察,管窺消費的升級、市場的迭代。
——編 者
春節消費代代新
王垣升
小時候,春節前趕集是我最期待的事。父母會帶著我穿梭在集市裡,嘈雜的叫賣聲、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聲,交織成一曲熱鬧的市井樂章。父母精挑細揀,常常為買或不買、買多買少猶豫不決。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彼時的春節消費簡單純粹,但不失幸福的味道。
時光流轉,當我帶著孩子趕年集、逛超市,不再為仨瓜倆棗“斤斤計較”,考慮更多的,是食品的口感、商品的品質,還會添些花卉、綠植。
如今,置辦年貨的任務交給了孩子。從堅果禮盒到新年裝飾品,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年貨就備齊了,節省時間、精力。春節假期,除了逛公園、進游樂場,孩子還早早在網上訂了電影票。一家人共享的銀幕時光,定格為難忘的新春記憶。
從線下逛,到線上買﹔從精打細算,到便捷多元﹔從物質消費為主,到更注重精神文化……春節消費,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時代變遷、生活日新,照出了人們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見証國家走向富強、家庭欣欣向榮。
年年仍歲歲,故故復新新。春節消費的變化,根源在於經濟。讓消費提振起來,讓內需旺盛起來,我們都會是受益者。
(作者為河南省洛陽市嵩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
鄉村小店有人氣
庄永明
這個春節,浙江的一些村鎮熱鬧非凡,除了返鄉的村民,還有不少遠方的客人,帶火了許多小飯店的生意。很多店家忙活了一整個假期,生活有奔頭,辛苦也是甜!
一家家鄉村小店為啥有人氣?很簡單,環境好了、交通暢了,發展機會也就多了。“千萬工程”深入實施,改變了農村臟亂差、陳舊落后的面貌,所以“老屋能出租,農村能開店”。小道連大道,車達家門口,所以“全國各地的游客都能來”。縣鄉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更加完備,所以“本地特產有市場,時尚新貨進得來”。一家家鄉村小店,受益於鄉村全面振興的有力推進,為城鄉融合發展寫下生動注腳。
消費旺了,生意好了,收入高了,鄉親們干事創業、勤勞致富的信心和底氣也更足了。把消費潛能更好轉化為發展機遇,要進一步盤活鄉村要素市場,同時在營造放心舒心消費環境上持續下功夫。比如,構建標准化、數字化、可追溯的種植、養殖體系,讓消費者放心消費﹔強化監管,確保貨真價實、促進誠信經營,讓游客吃得更好、更健康。形成供需互促、產銷並進的良性循環,鄉親們的錢袋子必能越來越鼓。
(作者為浙江省桐鄉市檔案館副館長)
鄉村大集正紅火
黎昊陽
春節假期,各地新春大集紅火熱鬧。從地道特色小吃到精致禮盒套裝,從傳統非遺產品到新興智能設備,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遍地開花的新春大集,已成為年貨經濟、節日消費的重要助推器。
新春大集是年貨大集,也是文化大集。寫春聯、剪窗花、捏面人……一些參展商家以民俗體驗為載體,推出了打折促銷、滿減優惠活動,吸引眾多顧客參與。充分發揮會展經濟的集聚作用,融入豐富的本土文化元素,在激發市民、游客消費熱情的同時,還有助於增強人們對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
“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百姓受益”,參展的許多是本地小微企業或個體工商戶,推介的不少是地方美食和周邊縣鄉的特色農貨,這樣的新春大集,是促進消費、帶動就業、拉動產業、激活鄉村的重要抓手。深挖地方資源特色,打造新場景、引進新業態,進一步提升互動性、便捷性、創新性,新春大集一定會讓消費者有“看頭”、讓經營者有“賺頭”。
(作者為華中師范大學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