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雲台 | 昆明的紅嘴鷗為何集體“早退”?

“今天紅嘴鷗什麼時候上班?”近期,住在昆明翠湖畔的市民發現,往年“朝八晚五”准時現身的白色精靈,如今下午三點便集體“早退”。這群冬日訪客是開啟了“彈性工作制”還是“曠工”呢?
昆明市委宣傳部供圖
數量未減,“工位”有變
紅嘴鷗數量是否真的減少了?“紅嘴鷗沒變少,只是換了‘工位’。”昆明鳥類協會秘書長趙雪冰揭開謎底。2024年抵昆越冬的紅嘴鷗數量達3.97萬隻,雖較去年的4.07萬隻略有小幅度下降,但整體穩定在正常區間。
昆明市委宣傳部供圖
主城區的紅嘴鷗減少,恰是生態改善的“甜蜜煩惱”。近年來,隨著昆明滇池周邊濕地生態修復持續推進,環湖生態帶面積已達6.29萬畝,紅嘴鷗的“食堂”和“宿舍”也越來越多。若在滇池濕地、海埂公園等地被游客“熱情投喂”飽餐,它們自然無需“進城打工”。
以前進城是“剛需”,現在成了“可選項”。趙雪冰打了個比方:“從滇池外海‘家’到翠湖‘單位’,直線距離近9公裡,吃飽了何必‘通勤’?”
昆明市委宣傳部供圖
按時打卡,提前“早退”
“鷗群如今甚至開始‘早退’。”趙雪冰介紹,春節期間,到海埂大壩觀鷗的游客絡繹不絕,投喂量激增,紅嘴鷗“上午吃飽下午放假”成了新常態。它們清晨從滇池外海“宿舍”起飛,8點准時“到崗”海埂大壩、翠湖等地,下午3點便陸續返回開闊水域休息。有游客調侃:“這作息比‘行政班’還規律!”
在海洪濕地、寶豐濕地等“郊區工位”,紅嘴鷗往往停留更久,甚至“加班”至暮色降臨。當夜幕降臨時,紅嘴鷗會前往滇池外海開闊區域,集體開啟“水上夜泊”模式。
有人擔心,春節期間昆明降溫、燃放鞭炮會不會影響紅嘴鷗的活動?趙雪冰表示,燈光、煙花爆竹、其他鷺科鳥類、水質等因素,雖然對紅嘴鷗的棲息有一定影響,但並不是它們遷移、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煙花爆竹的影響只是局部、短期、即時的﹔其他鷺科鳥類和紅嘴鷗之間的競爭關系也不強。
若想邂逅,“早鳥”優先
怎樣才能邂逅這群可愛的小精靈,這得看紅嘴鷗的“排班日程”。
“早鳥”優先:上午8-11點是觀鷗黃金時段,海埂大壩、翠湖等地鷗群密集,振翅掠水的畫面蔚為壯觀。避開“午休”:下午紅嘴鷗多飛往滇池外海休憩,建議游客轉戰濕地公園,撈漁河、海洪濕地等人少景美的地方,鷗影翩躚間更顯趣味。
昆明市委宣傳部供圖
即便紅嘴鷗“提前下班”,春城冬日的景色卻不會缺席。翠湖之畔,臨湖而立的盧漢公館與陸軍講武堂靜靜相望,一磚一瓦,落滿沉甸甸的歲月﹔滇池瀲灩處,與西山睡美人對望,或騎行、漫步或駐足取景,都是冬日昆明的限定浪漫。
記 者:李茂穎
攝 制:孔琳清 李可
統 籌:朱思雄
出 品:人民日報社雲南分社
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