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身邊事做起,關愛老年人(民生觀)
從身邊事做起,從工作本職做起,踐行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最近,江蘇手機店老板李琳走紅網絡。他做的事並不大:為老年人免費維修手機,教他們一些智能產品的使用技巧,幫著查一下體檢報告、買買火車票……可從老人們感激的話語中,能看出事情雖小卻幫了大忙。大爺大媽的心裡暖暖的。
其實,生活中那些看似微小的舉動,往往能讓老年人感到溫暖。公交車上的主動讓座、電梯門口的禮讓先行、十字路口的停車等候……舉手之勞,善意濃濃,對老年人的關愛,發自心底。
如今,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如何尊老愛老,是各方面臨的一道必考題。這些年,國家不斷發出號召、出台舉措,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實踐,服務網絡越織越密,更多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身處社會進程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從身邊事做起,從工作本職做起,踐行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為推動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在生活中,給予老年群體更多關注,用實際行動關愛他們。家中有老人,要盡可能抽出時間陪伴、交流,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這其中應格外關注數字化對老人生活方式的沖擊,鼓勵並幫助他們嘗試新技術。在外遇到老人,能讓一步就讓一步,能幫一把就幫一把。他人眼中的陌生人,卻是家人心中深深的牽挂。今天伸手幫了別人的父母,明天或許就有人願幫咱的爸媽。將心比心,社會才能更友善、更和諧。
在工作上,多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和感受,豐富他們的生活。如果您是一名社區工作者,不妨多去探望探望不同年齡段的老年居民,問問他們的所需所求、所思所想,有針對性地提供一些服務,比如助餐助浴、小修小補、健康講座、文體活動﹔如果您是一名軟件開發員,不妨多關照一下老年人的需求,盡可能提供一些適老化的功能,降低老年人使用難度,比如放大字體、簡化界面、增加語音導覽等﹔如果您是一名家裝設計師,不妨多了解一下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和生活習慣,嘗試進行一些適老化的改造,比如在衛生間和臥室加裝扶手、使用更加防滑的地面材料……在細節上下功夫,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保障、增加色彩。
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是一項長期的事業,人人都可參與。讓我們攜手努力,做好一件又一件“小事”,幫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