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法治

最高法首次發布海事審判專題指導性案例 

打造國際海事糾紛解決優選地

魏哲哲
2024年12月04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國際海事糾紛解決優選地

  海難救助費用如何支付?涉外船舶碰撞案件法律如何適用……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發布海事審判專題指導性案例,涵蓋了海難救助、船舶觸碰損害責任、申請承認外國法院民事判決、涉外法律適用等多個領域,為審理類似案件提供了更權威、更明確的裁判規則指引。

“海事審判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海洋強國建設方面肩負重要責任。”最高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是我國海事審判40周年,經過40年的發展,我國先后設立11家海事法院,下設42個派出法庭,管轄區域覆蓋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全部海域,以及長江、珠江、鬆花江等通海可航水域。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海事審判機構最多、最完善,審理海事案件數量最多、類型最豐富的國家。

——支撐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我國海事司法實踐中,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佔比很高。在某國內公司訴某外國海運公司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案中,最高法結合國際貿易、國際海運實踐,准確解釋承運人對大宗散貨運輸中貨物表面狀況在提單批注的范圍和條件,再審改判駁回了國內公司的訴訟請求。妥善平衡船貨雙方利益,對維護提單在國際貿易中的流通性、規范海運實務具有重要作用。

“海運是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全球90%以上的貨物是通過海上運輸完成的。我國既是貿易大國,也是航運大國。”最高法相關負責人說,全國海事審判隊伍以公正高效的司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市場規范有序,服務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平穩運行。

——筑牢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屏障。

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共同家園。

2011年6月,渤海,“蓬萊19—3”油田發生重大溢油事故,造成嚴重損失。通過行政協調,康菲公司支付了30.33億元賠償款,大部分漁民接受了賠償。對選擇起訴的當事人,天津、青島、大連海事法院先后受理並審結案件共1743件,充分發揮中國特色“行政協調先行,司法裁判兜底”處置重大海洋污染的獨特優勢,依法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也是海事審判義不容辭的責任。

2024年8月15日,武漢海事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因非法採砂造成生態破壞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三被告當庭同意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費用。

據介紹,自2011年以來,最高法相繼發布涉及船舶油污、海洋生態損害、海洋環境公益訴訟等一系列司法解釋、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規則體系在司法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海事審判准確適用法律和國際公約,依法作出公正判決,充分展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中國司法理念、水平和成效。

——彰顯我國海事司法的國際公信力與影響力。

公正高效便捷解決涉外海事糾紛是國際海事法治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哈皮那等6家外國公司與中國造船企業分別簽訂6艘船舶的建造合同,因履約糾紛在國內外引發多起仲裁及訴訟案件。2017年,武漢海事法院辦理其中一艘船舶交付引發的海事強制令案件,促成雙方達成和解,繼續履行合同。在外國仲裁和訴訟的其他當事人,也參照本案模式,達成和解並實際履行。調解這一東方經驗,漂洋過海。

2019年4月,30萬噸的馬紹爾群島籍油輪“尼莉莎”輪順利解除扣押,青島海事法院促成6國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達成和解,船舶買賣合同得以繼續履行。希臘船東給這艘油輪重新命名為“尊重”(RESPECT),以此向中國法治致敬。

公正、高效的審判,不斷擴大著中國海事司法的國際影響,越來越多與我國沒有實際聯系的案件當事人主動選擇在中國解決海事糾紛。2022年9月,利比裡亞籍集裝箱船與巴拿馬籍大型油輪在馬六甲海峽發生碰撞,多國法院對該案均有管轄權。雙方當事人選擇寧波海事法院審理該案,並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一審宣判后,雙方均未上訴,被告主動履行判決義務。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中國海事審判許多案例已經成為國際航運界、海事司法界關注和研究亞太地區海事司法動態的重要參考,充分彰顯了我國海事司法的國際公信力與影響力。”最高法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海事審判三級法院將通過標杆性精品海事案例確立規則、提升影響力,努力打造國際海事糾紛解決優選地。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