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革中的影視行業抓住“飯碗”
金世超和同伴在車墩影視基地“一大會址”裡擔任NPC,他們的工作是帶著游客一起“演戲”。
一群中學生在車墩影視基地內的“一大會址”拍攝科普短片。
炎熱的上海夏天,一群青年演員穿著長衫,大汗淋漓地陪你演了6小時的戲,臨到謝幕,他們跟在“叮叮當當”的有軌電車后頭,一路送你離開,揮舞雙手大聲說再見。
這樣的場景,發生在今年八九月份的上海影視樂園即車墩影視基地裡,《新世界·破籠之夜》的青年演員們真摯的“謝幕”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火”了起來。網友評論“后勁好大,走不出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發現,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裡,年輕人們打開了思路,他們有時是演員,有時是NPC(游戲中的非玩家角色,為游戲玩家提供各種服務——記者注),有時是餐廳服務員,有的時候還會成為某個好玩項目的策劃人。
在這裡,有上海著名的南京路、大新公司、匯豐銀行、靜安寺百樂門……一切都高度還原老上海風情,《繁花》《上海灘》《1921》《望道》等知名作品都曾在這裡進行拍攝。
這裡的年輕人,除演戲之外,有很多別的事兒可以干。
全國8000多家影視公司注冊在鬆江,青年聚集度高
車墩影視基地所在的車墩鎮,位於上海市鬆江區的東部。上海有14所高校駐扎在鬆江大學城,這裡是上海高校最集中的區域。上海科技影都選址在鬆江南部新城,目前這裡已聚集8000余家影視企業,擁有20個影視專業拍攝基地及專業影棚、45個特色影視取景點。
上海鬆江此前發布了《鬆江區關於促進上海科技影都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規定》,新版本政策在原本16條扶持措施基礎上進行拓展,新增了“支持影視企業上市”“支持影視新興業態”“鼓勵影視人才引進和培養”等影視產業重點環節的具體扶持措施,並提高了部分政策扶持力度,擴大了部分政策扶持范圍,調整了部分條款。
“鬆江大學多,本身青年聚集度就很高,加上重點扶持影視行業發展,影視文化類青年在這裡的聚集度更高。”團鬆江區委副書記朱佳樂說。經過前期調研,她發現,現在的影視行業裡青年與過去“純做演員”有了很大不同,他們更渴望“跨圈層”的交流。
上海影視樂園產品運營部的苗宸韜就是一個典型。他畢業於上戲播音主持專業,現在是一個與上影廠簽約的“斜杠青年”——有時在樂園裡做NPC,有時給劇組當群演,主業是策劃,做一些互動感好、年輕人喜歡的活動。
樂園“通關文牒”就是他的“杰作”。購買了“通關文牒”的用戶,可以沉浸式體驗團建項目,每走到一個打卡點都會遇到NPC與他們互動,一起演出景點的影視片段。每一個游客,都可以在這裡當一把演員。
“我本身就是個e人(網絡流行語,MBTI人格測試中的類型,指性格外向的人——編者注),工作之外,我也很願意與其他行業或者同行業不同工種的伙伴多交流,現在文旅結合的工作需要碰撞火花。”苗宸韜說。
工資不高,但影視行業仍令人向往
這兩天,影視樂園的年輕人們又有了新主意。他們打造了新版本的《新世界》“戲劇+宴會”模式,將文化旅游和餐飲巧妙結合,用一場主題晚宴把一場6小時的沉浸式戲劇上下半場串聯起來。
上半場重點是NPC與玩家互動,破解謎案、馳騁商海﹔下半場則側重“演戲”,玩家變身“上海灘民眾”,用自己的方式與“侵略者”進行抗爭。
這些“戲”,沒有年輕人們參與頭腦風暴,很難設計得出。據悉,上海影視樂園目前35歲以下青年員工佔比超過85%。
1905電影網此前發起的一項針對近4000名95后、00后青年所做的調研顯示,影視及電影院仍是年輕人線下休閑娛樂活動的首選,佔比達57.97%,其次是展覽演出、密室劇本殺和派對活動。
來自國家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影票房已經恢復至2017年水平,人均觀影頻次上升至2.58次。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表演系大四學生朱欣彤現在一邊上學,一邊抽空到車墩影視基地當演員。他在《新世界》中飾演“南京情報局二處處長”。
“長久來說,我挺想留在車墩這裡工作的。”朱欣彤覺得,沉浸式戲劇未來的發展勢頭迅猛,它能更好地與觀眾面對面接觸,還能立刻收到觀眾的反饋,“相比之下,我覺得至少比去演短劇更能鍛煉人。”
中國(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大會曾發布《中國影視文化行業人才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影視行業從業人員約74.96%的人年薪在20萬元以下,約45%的人年薪在10萬元至20萬元之間,其中包括攝像師、剪輯、特效制作、文案、策劃、場記、劇務、燈光、營銷等。
朱欣彤告訴記者,盡管工資不高,畢業后進入影視行業仍是很多同學的首選,“有的去做短視頻博主,還有的到劇場裡做舞美、場務或者助理。大家在藝術上還是有追求的,執著的。”
抓住“飯碗”靠創新
上海電影制片廠特技隊隊員熊宏金現在在車墩影視基地的一個演藝項目裡擔綱“主角”,他要用一些拳腳功夫,來吸引游客駐足。同時,在影視基地工作不忙且有劇組駐扎拍戲的時候,他還可以走場子拍一段戲。他參演過《繁花》,給“寶總”胡歌當過替身。
“我從小就喜歡演戲,但家裡人不太同意。后來就自己出來了,在很多影視基地都干過,當群演、當替身,拍特技動作。”熊宏金來自河南,武行出身,最終“落定”在車墩影視基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裡的項目創新、客流不斷,能保証他在沒戲可拍的時候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2023年,上海鬆江全區實現旅游收入158.34億元,比上年增長94.4%,接待游客2064.0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3.6%。其中,車墩影視基地的貢獻不容小覷。
事實上,在車墩拍戲成本不低。它雖地處上海郊區,但租借成本,住宿餐飲、用工費用等也較高。近年來,古偶戲市場反響好,年代戲在《繁花》之前少有出圈的,車墩又沒有仿古的宮殿,因此,在車墩拍戲的劇組與橫店相比數量不算多。
也正因為如此,這裡才被逼著走出一條“互動體驗式”的創新之路。在《“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中,“提高電影基地(園區)建設水平”是7個專欄中的一個,規劃要求進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和技術服務能力,鼓勵基地企業與旅游、傳媒、信息等產業融合發展。
為了讓影視行業青年找到更多創新源泉,團上海市鬆江區委遵循團上海市委“兩企三新”工作的大布局,把影視青年、文藝青年等青年人組織起來,成立了鬆江區影視行業團指委,團指委聯合轄區內5家影視企業團支部,帶著影視青年與“新文藝青年聯盟”裡的自媒體達人、非遺青年、街舞青年等聯合開展活動,幫助他們“拓展圈層”。
就在本月,團鬆江區委將組織動員“兩企三新”青年賦能鄉村振興,影視導演、獨立演員、制片人、網紅達人等新文藝青年將有機會參與基層治理,助力鄉村農文旅發展。(記者 王燁捷 實習生 俞佳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