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構筑未來人才教育新高地
“在尼泊爾面對復雜的調研環境和多樣的訪談對象,我學會了靈活應對和調整策略,獲得了有效的數據,為我的論文提供了寶貴案例。”結束在尼泊爾的實習后,雲南大學國際河流與生態安全研究院研究生王一舟說。
今年7月至9月,王一舟和同學湯慧玲、潘越前往位於尼泊爾加德滿都的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實習。目前,王一舟正在准備畢業論文,她說:“實習拓寬了我的國際視野。”
近年來,雲南積極推進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教育輻射中心的建設,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發揮學科人才和區位資源優勢,加強與周邊國家教育合作,通過“引進來”“走出去”,推動區域間學術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突破,打造了面向本地區未來發展需要的教育理念與標准。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要“推進高水平教育開放”。在《決定》的指引下,雲南繼續積極作為,通過跨國界高等教育合作,構筑未來人才教育新高地。
跨國界教育合作給學生帶來深遠影響
10月25日,南亞東南亞大學聯盟(以下簡稱“兩亞聯盟”)山區可持續發展分委員會在雲南大學成立。
“兩亞聯盟”是2018年12月由雲南大學倡議成立的,目前已有16個國家、120余所高校加入,聯盟秘書處設在雲南大學。6年來,聯盟打造的“南亞東南亞大學校長論壇”“南亞東南亞生態環境研究研討會”“南亞東南亞區域國別研究研討會”,深受聯盟各國的重視。每次論壇都有10多個國家的教育部門、高校近百名代表參加。
“聯盟已成為南亞東南亞國家了解、認同雲南高等教育的重要窗口。”雲南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吳芸介紹,目前,雲南大學建成了面向南亞東南亞來華留學生基地、區域國別研究智庫群﹔在資源與環境、新材料、跨境生態安全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與歐美及南亞東南亞國家共建了20個國際科技合作平台﹔學校還建成“學生全球勝任力”培育體系,引進了60多門國際化課程供學生選修﹔開設了10個非通用語種專業,實行與新聞學、法學等專業相結合的“語言+”人才培養模式﹔在海外設立調研實習基地,支持學生出國實習、研學和任職。
山區可持續發展分委員會是繼新工科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新聞與傳播學、華文教育之后,“兩亞聯盟”成立的第5個學術分委員會。
“這一分委員會的成立是要解決中國和南亞東南亞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雲南大學國際合作交流處副處長劉鵬說,團隊成員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學等專業的學者組成,這樣提出的政策、建議才更加契合實際。
對此,前往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實習的學生湯慧玲、潘越感受深刻。潘越表示,“當看到各國專家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努力時,我認識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湯慧玲則認為,跨文化的互動,培養了自己開放的心態和對多樣性的尊重,“這將對我未來的職業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兩亞聯盟”助力人文交流與民心相通
“增進中國和南亞東南亞國家間的人文交流與民心相通”是“兩亞聯盟”的宗旨之一。在雲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曹雲雯看來,6年來,它的作用是“以一當十”。
比如,雲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聯合,在昆明開辦了3期研究生暑期學校,在國內30余所大學的相關專業青年學者中引起共鳴,拓展了他們國際傳播的研究路徑,
“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一起,建立起跨學科跨區域的學術共同體,產生了一批有引領作用的學術成果。”曹雲雯說。
這樣的國際傳播學術影響力,也讓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一些青年成為中國故事的傳播者。
2023年10月、11月,10余名在華的南亞東南亞留學生,以及南亞東南亞9個國家20名新聞傳播領域的研究生和青年媒體從業者,分別參加了雲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的“國際中文教育訓練營”和“國際青年傳播工作坊”,拍攝制作了多部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文化經濟互動的微紀錄片。
在活動中,他們認識了該學院的研究生裴氏璇。這名來自越南老街省的姑娘自2020年以來,就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中文和越南語視頻,如今收獲粉絲23萬。
目前,即將畢業的裴氏璇正一邊准備論文,一邊在網絡上教中國人學習越南語,教越南人學習漢語。她說:“在中國的學習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
對於“兩亞聯盟”賦能雲南與南亞東南亞的人文交流,昆明理工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沈玲深有感觸。
10月17日至21日,在雲南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傳統體育交流大賽上,昆明理工大學留學生武術隊展示的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等,柔韌、靈動,充滿力量感,最終獲得1枚金牌、8枚銀牌和14枚銅牌。這是繼第五屆瀾滄江-湄公河大學生友好運動會之后,該武術隊再次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沈玲介紹,瀾滄江-湄公河大學生友好運動會由昆明理工大學發起,2016年被列入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早期收獲項目。目前,該運動會已吸引14個國家65所高校的近5000名中外師生運動員參加,成為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人文交流的一張名片。
今年9月17日,昆明理工大學的35名師生專程赴老撾琅勃拉邦省,參加“2024年琅勃拉邦省中老友好節——中秋文藝晚會”,表演了舞蹈《上春山》等8個文藝節目。
在琅勃拉邦塔鑾廣場舉行的中老友好節上,蘇發努馮大學孔子學院的4個展位提供了漢服、書法、茶藝、中國傳統樂器體驗等,吸引了眾多中外游客。
蘇發努馮大學孔子學院由昆明理工大學和老撾蘇發努馮大學共建,是雲南高校在老撾唯一的孔院。孔院不僅傳播中華文化,還與中老鐵路維保中心、中老友誼醫院等單位合作,開設“中文+鐵路技術”“中文+電氣工程”“中文+機械工程”“中文+醫療術語”培訓課程等,推動了國際中文教育和職業教育協同發展。
國際實驗室聯合發力 助推區域間科技創新
8月中旬的一天,在尼泊爾特色林果種植基地,昆明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國際科技特派員易俊潔,為當地加工果汁、果干、果酒時面臨的褐變、保鮮等技術問題,提供了技術解決方案。她還在尼泊爾多個農貿市場和農戶家中,採集了發酵水牛乳、發酵辣椒醬、酸筍等30余件發酵食品樣品,以擴展高原益生菌菌種資源庫的國外樣本數據。
“通過微生物的發酵,才能讓多樣的食材散發出獨具風格的味道。”易俊潔介紹,作為雲南省綠色食品加工國際聯合實驗室的領頭人,她和團隊不僅搶救了大量正在消亡的發酵微生物,建立了種質資源庫,還攻克食材的保鮮、鎖鮮、物理殺菌等技術。去年,應用這些技術開發的甜筍肉丁、汽鍋雞泡飯、羊肚菌燉老雞等雲南菜肴,在中老鐵路的中國段投放。
“科技的力量,可以鎖住雲南和南亞東南亞食材的美味,讓大家吃到來自不同國家的美食。”易俊潔說。
在昆明理工大學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雲南省南亞東南亞語言機器翻譯及應用國際聯合實驗室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發出南亞東南亞語言機器翻譯平台“雲嶺翻譯”,支持越、老、緬、柬、泰等108個語種的雙向翻譯﹔南亞東南亞語言文字識別系統“小語洞見”,實現了非通用語種圖片裡的文字自動識別和實時翻譯等功能﹔他們研發的緬甸語虛擬主播,向緬甸讀者解讀了他們關切的中國問題。
“打破語言壁壘,實現語言互通,可以更好地促進不同國家之間的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昆明理工大學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院長王紅斌說。
不久前,昆明理工大學現代農業工程學院與老撾蘇發努馮大學孔子學院、農林學院共同成立了雲南省智能農業工程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實驗室,這一平台將推動中老兩國在智能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與合作。
“國際科技合作平台的搭建和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動了多領域的務實合作。”沈玲說。
她介紹,由昆明理工大學和老撾國立大學合作的中老工程技術學院,正在積極推進。初步制定了礦冶、材料科學、人工智能等6個專業的本、碩、博學歷層次培養方案。這些都是老撾急需的人才。
多年來,昆明理工大學還與中國相關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為中國企業海外發展提供人才培養﹔受老撾、越南等國家的政府部門和企業委托,培養學歷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和技術人員如今都成了自己國家電力、冶金、能礦、機械、金融等行業的骨干。
“昆明理工大學的學科優勢,為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教育輻射中心,以及區域內的科技創新、產業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沈玲說。(張文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