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果香四溢之路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每年4至10月是泰國榴蓮的產季。果農摘下果實、運入倉庫,幾天后將出現在千裡之外的雲南市場上。
果園和倉庫,是泰國KF國際冷鏈運輸公司負責人迪臘·吉希吞在榴蓮成熟期經常需要往返的地方。他說,中國是泰國榴蓮重要的市場,所以對待每一顆榴蓮,他都特別認真。
榴蓮好吃卻易壞,快速的冷鏈運輸是保鮮的關鍵。“自從搭上中老鐵路的快車,榴蓮運輸到中國的時間大大縮短。”不少泰國榴蓮出口商表示,如今搭乘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泰國新鮮榴蓮實現冷鏈專列全鐵路運輸,到達昆明隻需3天。
跨越千裡,環環相扣、緊張有序,也考驗著滇泰貿易的便利化程度。昆明海關率先開展鐵路進口提前申報、鐵路快通等監管模式改革,針對生鮮類產品開辟“綠色通道”,並結合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核輻射探測門等智能監管設備的應用,實現嚴密監管和高效通關兼顧。
近年來,隨著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持續深化,多項通關便利政策措施相繼實施,跨境冷鏈物流及電商平台迅猛成長,讓包括榴蓮在內的熱帶水果能夠更便捷地通達中國市場。昆明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通過磨憨鐵路口岸入境的泰國榴蓮累計7.3萬噸,同比增加74.2%。
安徽的余青青夫婦同樣捕捉到了商機,在昆明經營起泰國榴蓮。2016年,他們開始涉足電商,線上銷售成為增長點。“隨著泰國榴蓮受到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認可,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余青青說。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泰兩國跨境網購也越來越便利。在位於昆明的菜鳥(雲南)保稅中心倉,來自泰國的各種商品琳琅滿目,這些商品將通過快遞運送至中國消費者手中。“菜鳥倉可對接淘寶、天貓、拼多多、小紅書、快手等各大平台,實現一倉發全網、一倉調全網、一倉播全網。”負責保稅中心倉運營的雲南正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杜萌介紹,如今,越來越多的泰國商家以跨境電商保稅模式把商品放到保稅倉,不斷拓展中國市場。
從一顆果到一張網,滇泰貿易日益拓展,編織出緊密的經濟合作紐帶。通過南博會、滇泰農產品貿易合作暨綠色雲品招商對接會等平台,滇泰物流、貿易、電商等企業的手越牽越緊。隨著中老鐵路讓“熱果北上”“溫果南下”成為常態,一條“果香四溢”的合作之路為滇泰經貿合作提質增效蓄勢。今年3月,中泰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証協定正式生效,雙邊人員往來更加便利,數字化、智能化旅游合作正為游客帶來更加舒適、便捷的旅行體驗。(本報記者 舒文 蔡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