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返鄉“麒麟小商”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返鄉的“麒麟小商”有活干,而且工作穩定、收入有保障,實現了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
中秋節前后,麒麟區籍返鄉創業者、全國優秀農民工袁海波管理的2200畝蘋果迎來了第二個豐收季,袁海波購置了200多萬元的分揀設備對蘋果進行“精挑細選”,優質的“龍噶”蘋果在大城市一個就能賣到15元。“今年氣候不錯,蘋果的質量格外好。2200畝地兩年採收了12000余噸蘋果,為公司帶來2億多元的產值。”袁海波開心地說。
麒麟區籍返鄉創業者袁海波正在採摘蘋果。
2024年,袁海波還帶領近600名“麒麟工”在麒麟區茨營鎮和海南省海口市加班加點安裝133萬平方米的太陽能光伏板。光伏電站建成后,年可發電3億度,600名“麒麟工”最高月薪可達15000元。
麒麟區茨營鎮“巧媳婦專業合作社”採取“致富帶頭人+農戶”模式,把100余人彝族婦女培養成“繡娘”,帶動群眾通過刺繡發展“指尖經濟”,增加家庭收入,年實現收入近100萬元。
在刺繡的致富路上,作為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麒麟區彝族婦女張吉花從事彝族特色刺繡20余年,帶領身邊的婦女同胞將傳統而零碎的刺繡技藝向規模化、商品化轉變,她先后帶動殘疾人、留守婦女等200余人從事刺繡,年產民族服飾2800余套。200余名從事民族刺繡的繡娘,年可實現近400萬元產值。
“繡娘”正在工作。
自2004年開始,青年李茂林就利用承包的市場,在中秋、春節期間,申請開辦“年貨街”“月餅一條街”。按照每年舉辦兩場、每場容納200戶創業商戶、每個攤位帶動3人就業創業計算,20年來,李茂林所舉辦的“年貨街”“月餅一條街”已經帶動24000余人就業創業。
開展技能培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麒麟區,依托社會新階聯,曲靖眾多的書法家、畫家、攝影家、古籍修復師、陶藝美術師、盆景大師等“麒麟技能大師”,返鄉就業創業。與此同時,“國風集市”“越州潦滸”兩個省級返鄉創業園帶動就業2000余人﹔花柯夜市創業街區、天池社區創業社區、瀟湘街道升官屯村創業村落等,吸引市場主體651戶,帶動4180人就業。(李麗、包建新 文/圖)
來源:麒麟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